三国之孙氏强敌_第二百零一章 高下已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一章 高下已分 (第2/2页)



    然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如果这场比试是一场电影,前半部的导演毫无疑问,是王猛。

    而后半部的导演,则是赵云。

    利用重甲步兵的皮糙rou厚,以及多于对方的枪兵优势,战局一时半会儿,是很难分清。

    这也正是赵云想要的成果,见王猛将注意力全部转向正面战场,他立刻给一直躲藏在掩体后面的两名朴刀手使眼色,随即两人小心翼翼的出发,借着错落在坡下的掩体,慢慢绕到斜坡两侧。

    这两人正是整支队伍出破屋时,借着塔盾的遮挡,顺势躲在掩体身后的,一直等着赵云的指令。

    而站在斜坡上,观察战局的王猛,并没有注意到赵云的队伍少了两名朴刀兵。

    “兄弟们,一口气冲上去!拿下此战!”

    ‘嘀,赵云技能豪杰启动,士卒技巧上升2’

    受到赵云语言和技能上的激励,攻方人马将战线缓缓向上推了不少,这可不是好现象。

    “守住!大家加油,优先攻击重步兵和枪兵”

    ‘嘀,王猛技能御下启动,无名队长全属性加1’

    随着王猛的指导和鼓劲,守方也渐渐稳住了阵势,但战局也随之再度胶着起来。

    整个阵试战场,大小和足球场差不多,东高西低,中圈附近就是破屋,东部从大禁区开始,缓缓向上垒土,坡度大概有30°,到小禁区附近就已经有一人半左右高,两侧用的石块和木板加固,由此也非常利于攀爬。

    “伯符,你这设计,对守方很不利吧?”

    看到赵云的小动作,曹昂出声问道。

    “不利?怎么会,如果这是一座山,你驻兵在山上,会不防及敌人爬山吗?”

    孙策的反问,让曹昂心下大彻,看来这场比试,是真有实际事例可以参照,并非心血来潮搭建起来。

    可转而,他又苦笑起来,既是游戏又是实例,到底该以什么样的心境来对待这场比试?

    场内,守方一些眼尖的士卒,忽然发现从两侧攀登上来两名对手,不由惊呼“有敌军从两侧爬上来了”

    “原来如此,拦住他们!”

    王猛一直认为赵云不会这么简单,到此刻才知道,这是藏兵和佯攻之计,真正的杀招正是这两名士卒。

    但一切已经太晚,混乱的正面战场哪儿还抽的出人,也就只有最后排的弓箭手可以稍作阻挠,然而在朴刀手的圆盾面前,并不能产生多大的实质意义。

    赵云完成了惊天大逆转,在以少战多的情况下,取得胜利。

    只不过,局势还不是很明朗,赵云虽胜,但失去了32名士卒,王猛败,却只损失了11名士卒,比例接近三分之一,差距有点大。

    也就是说想要晋级,在接下来的防守战中,他必须保持领先对方22名生存士兵,否则刚才的胜利并不能开花结果。

    没有让胜利的喜悦冲昏头脑,也没有让失败的苦闷郁结在怀,中场休息的一刻钟里,赵云和王猛纷纷改变预定战术,不停的在脑海中分配着兵力,计算着得失,筹措着伎俩。

    “伯符,你认为最后谁会胜出?”

    周瑜的疑问还真不好回答,从场面上看,似乎是赵云占据了绝对主导权,只要他拿人堆在斜坡上,再守好两边的悬崖,利用远程优势压制,王猛是很难攻上来的。

    可偏偏赵云又有生还者的劣势,如果他太计较这个因素,不敢与王猛硬拼,恐怕劣势就会演变成败势。

    “应该还是王景略”

    “嗯”周瑜也觉得王猛赢面会大一些,尽管不久前孙策的‘预言’才被打脸。

    在看台上的观众会有一个很直观的感受,同样是指挥手下,进行排兵布阵和一些急性应对,赵云那边非常严肃、沉闷,而王猛这边则显得很活跃,甚至还有士卒会交流自己的想法,根本不像一个刚被击败的队伍。

    “他是怎么做到的?”

    周瑜不经意间,嘟哝出这么一句,更像是自己在问自己。

    “子龙面临的是一场输不起的赛事,所以焦头烂额,而王猛却一脸志在必得,胜券在握,两人心境不一,高下已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