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孙氏强敌_第二百五十一章 兵困熊津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一章 兵困熊津城 (第2/2页)

着墙头下的什么东西。

    “主公?”

    “……公孙度也来了”

    放眼望去,果然,在由北而至的敌方阵营中,有个不大不小的方阵,前面赫然飘荡着‘公孙’字样的旗帜,在众多韩语旗帜中,显得如此扎眼。

    事到如今,几部联军已经大概可以分清楚。

    北方的四万人,由百济,马韩,弁韩组成。

    东方的七万人,由高句丽,新罗,公孙度,辰韩及少部分高句丽胁迫的沃沮,公孙度邀约的乌桓组成。

    “公孙度还找来了乌桓人,看来北疆的态势……贾公,我们的情报网出了很大问题”

    贾诩明白孙策的言下之意,由于语言问题,确实出现了很大纰漏,要想应对之后的对外战事,语言应该成为三等以上锦衣卫的必修课。

    是以,贾诩也不推辞责任“属下甘愿受罚”

    “受罚就算了,我的推测也有问题,现在三韩半岛,做主的其实并不是三韩。妈的,搞了半天,原来是老子给新罗和百济打了工”

    理出这层关系,孙策转瞬有了新的计较“派人给原三韩的首领取得联系,我还就不信了,他们会甘愿做百济和新罗的奴才……弁韩就算了,只找马韩和辰韩”

    弁韩才被自己打了个七零八落,按人之本性来说,应该还处于仇恨阶段,所以即使对方愿意,当前孙策也不会选择相信。

    这才是正确的形式预测,马韩之所以不能全力帮助弁韩,就是因为肖古王从中做梗。

    而辰韩更甚,自公元前57年起,新罗先后吞并了音汁伐国、悉直国、押督国、比只国、多伐国、草八国、召文国。

    目前还独立着的,只有甘文国、骨伐国和伊西古国。

    之前孙策听到的辰韩针对他,所派出的援兵,实际是骨伐国的个人行为。

    十六万人,围在熊津城外,气势如虹不说,还很雄壮激昂,感觉这仗不用打,联军已经赢定了。

    东门,新罗军四万。

    南门,归附于新罗和百济的三韩联军三万。

    西门,公孙度、乌桓联军三万。

    北门,百济、高句丽、沃沮联军六万。

    各自配备着大量的冲车、发石机、井阑、登城梯以及活跃于秦时的塞门刀车。

    熊津城内,孙策一方,不足两万人的解烦军,两千余人的龙骧卫,八百陷阵营,这便是他所有的战力。

    “孙策!只要你愿意回到青州,我可以和几位大王商议,放你和你的士卒部下乘船离去,不过你们的军资粮草必须留下,怎么样?考虑一下?这是你最后的机会”

    公孙度的说辞,被孙策回以一击冷箭,吓得他差点儿从马上坠落下来。

    “哼!不识抬举,那就不要怪我不顾同僚之情!”

    孙策话都不想和他答,在他心里,公孙度已经是个死人,但严峻的局面并没有让他感到多恼火,反而开起玩笑“我的中郎将大人,你这射术退步了吧?这三百多步的距离吧,竟然脱靶?”

    黄忠一脸哭笑不得“是的,末将下来一定勤加练习”

    “分赴下去准备好应对吧,景略,城内就交给你了”

    “主公放心,还有讨野将军助我,熊津城定万无一失”

    孙策借走了冉闵,却给王猛留下了陷阵营,怎么看,都是一次很实在的交换。

    龙骧卫改制成了重骑兵,陷阵营自然就变成了重步兵,留下高顺只因为在守城战中,重步兵会有铁塔般的效果。

    另外,这也是时隔多年后,孙策再一次要亲上战场。

    首先是为了鼓舞军心,再次是因为经过这么长时间以来的淬炼,孙策的能力值也终于成长到二流武将的级别。

    孙策力量76技巧81谋略80内政93统率80

    他也用系统大致扫描过,只要不碰上渊盖苏文,或者其他统领级别的将军,他不会有生命危险,特别是身边还有冉闵这种超级高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