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八章 娃娃亲 (第2/2页)
为我主认为,要想统治三韩半岛,还是离不开本地势力的支持” 孙邵这话说得就稍微有些言过其实,只不过真真假假,才是谈判的主要手段。 “如此的话,不知征东将军有无子嗣?” “有三子一女,长子名渊七岁,次子名忻五岁,末子名霸两岁” 姜佑宁这么问,孙邵自然知道是何意,临行前孙策明示过,如果对方要联姻,也不是不可以,但绝不会是正室,而且现在孩子还小,可以先定亲。 “我有一女,尚三岁,愿与征东将军长子渊联姻” “某也有一女,年方五岁,愿与征东将军长子渊结姻” “在下也新得一女,年仅一岁,愿与征东将军次子忻定姻” 赵市洙竟然要和孙忻联姻,倒是让孙邵为之侧目,看来是真疼这个女儿,不愿意让她过得太孤苦。 甘文三国最终还是选择了屈服,有孙邵的口才原因,也有形式比人强的现状,更有无比憧憬的先进制度。 待孙策得到消息后,熊津之战已经快进入尾声,三韩旧部被甘宁彻底打散。 朴赫元序和肖古王也渐渐不看好攻城,打算各自后撤,也学习孙策严防死守,反正再过两三个月,天气又会转冷。 因此攻城战从最开始的密不透风,演变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公孙度还在城西契而不舍的攻打,把霍峻逼得一刻不敢松懈。 但也因为其它三门的攻势变弱,公孙度并不敢向往常那样全力以赴,之前被留赞冲了一阵,损失颇大。 “不行…不能撤,汉军攻城器械凶狠,而我们的城池…咳咳咳,相比起来,实在太过单薄,根本经不住汉军的猛烈攻击” 自从那一日,被冉闵四刀砍落马后,渊盖苏文昏迷了一天,醒来又在床上待了两天,直到今日才在亲卫的搀扶下,和其他几方势力议事。 虽然没有明显外伤,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渊盖苏文是受了内伤。 “不错,如果把孙策放出来,就等同于敞开大门,让孙策进攻,不仅你们守不住,大汉的其它诸侯也同样守不住” 公孙度自然是全力支持渊盖苏文的,本以为是场手到擒来的战斗,即使艰苦一点,但总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怎想三韩势力自己不争气。 “可是,若一直攻不进城,还造成大量士卒伤亡的话,士气必然低迷,到时汉军攻出城来,不也一样势如破竹?真到了这个时候,即使有城给我们守,也无兵可用” 朴赫元序还是认为该退兵,严守交通要道,把孙策堵死在弁韩,用防守来消磨汉军的戾气。 “还是退吧,熊津以北有式风城,东有莆田,都是易守难攻之地,可作为依托” 和朴赫元序想法一样,百济的肖古王也受够了石头和泔水,熊津城北墙之下,已经成了他们的噩梦,肖古王心里还打算等汉军来攻城的时候,也让其尝尝泔水的味道。 “式风和莆田也就是两座依山而建的城池,孙策手里有一支神秘部队,爬山涉水无所不能,如果他们趁夜顺山而下,你们如何抵挡?” 公孙度算是几方势力中,最了解孙策的。 “在山上驻一军即可!” “呵呵,肖古王,你想的太简单了,不说山战你们是否能打赢孙策,如果他派人断了山上驻军的水源,粮道,又该如何?” “那便在城内的山下安排军队轮守” “如果我是孙策,必在山上抛洒火箭,你又当如何对敌?” “照你这么说,这仗就不用打了!” 朴赫元序和公孙度的争论进入了白热化,双方都各持一理,互不相让,偏偏公孙度说的句句在理,前者只能涨红了脖子‘无理取闹’。 “咳咳,新罗王,辽东侯,都且消气,大敌在前何须如此?我高句丽举国来援,辽东侯更是不远万里率军前来,无非都是为了赶走孙策,不然我们大可撤军北归,你三韩半岛的战事,与我等何干?咳咳…不如这样,再有几个月冬季将至,我们再坚持三个月,把孙策困在熊津城,而后烦请辽东侯在这个时间里,动员其它势力攻击孙策,如此孙策必不会放任领地有失,大军自退,而后我们再趁胜追击,或能收复弁韩失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