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 (第1/2页)
让华佗手忙脚乱的扎了几针之后,曹cao方感觉好了一些,呼出一口浊气,暗道这华佗果然不愧神医之称,手到病除不说,还让身子都轻盈不少。 先把华佗支开在门外候着,曹cao沉声问道“子修,元让之言可属实?” “父亲不必动怒,子桓也是为了您着想” 为谁着想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曹丕尽然敢趁自己身体不适的时候,对曹昂下手,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 可是转念一想,眼前这个儿子又实在太仁厚,和自己的老婆丁夫人几乎一样。 刚才自个儿的第一反应是手足相残,他恨不得立即把曹丕叫来,但凡有半点不顺心,就让这逆子好看。 不过刚才一急一疼,被华佗一通银针下来,也不知什么原因,这会却神志通明起来。 打天下曹昂的性格显然不适合,如果是守天下,曹丕的性格就会有所缺陷,思来想去,曹cao忽然觉得,或许这件事是家门不幸,但却让他明白这两个儿子,谁更能在这个乱世有作为。 回忆起前几日,荀攸还曾在他面前说起曹昂和曹丕,当时就性格问题做过讨论,说曹丕更像他曹cao一些。 现在想来,原来自己这一帮子手下,在曹昂和曹丕之间,更钟意后者。 可曹昂对此似乎并不在意,从头到尾连怪罪曹丕,或者埋怨他的一句话也没有,这就让曹cao更是不舒坦。 “你不怨子桓?” “孩儿身为兄长,本就应做到礼让兄弟姊妹,再说子桓所言,孩儿想来也确实如此,如果我在青州,父亲势必放不开手脚,何不如了子桓所愿,让他领嫡位?” “他可是要你的命呐!” 曹昂沉默了,没有谁会无缘无故大肚到把命给别人,事实上他也是一肚子火的回到陈留,然而想起孙策和他说的话“我知道,就算子桓年幼,做了错事吧,当兄长的自当包容,不过孩儿也明白此去青州的意义,父亲…” “孙策和你说了?” “然” “唉,是为父愧对你了,只是没想到子桓却如此心狠,放心,为父会给你个说法的” 此刻曹cao心里有了另一个想法,如果上天注定要站在孙策一方… 想着想着,曹cao不由又呲牙咧嘴“嘶,哎呀,又疼起来了,你让华佗进来再扎两针” 就在曹cao扎银针的当口,外面有人来报,说荀彧来问郭阳拿着孙策的引信借道东进,问是否放行。 顶着一脑袋的银针,曹cao才想起还有这事,尽管内心有一百个不爽,但他很清楚自己留不下郭子仪,何况过路费孙策早就给了自己“让荀彧放行吧” 虽然放权给了二荀和曹丕,但有些重要的事情,还是会等着曹cao来解决。 说郭子仪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怅然的行径在队伍前列,他对前路充满了迷茫和未知,对大汉的忠心在离开虎牢关的那一刻,便荡然无存,剩下空空如也的心境。 去青州,不是他最希望的选择,如果可以,他更愿意归隐山野,但还有一帮手下,不当兵,不打仗的话,郭子仪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安置他们。 然而去了青州的话,他也很清楚,孙策是不会轻易放他走的,何况,为大汉覆灭李唐、报仇雪恨,到底在心中还存有一丝残念。 “曹兖州,小老儿方才想了一个法子,或可根治你的头疾” 扎完针之后,华佗一边收拾器具,一边装作漫不经心的提起这个事。 “哦?华神医有什么办法?” 将器具一股脑全部装进箱子里,华佗正了正衣襟“这或许会有些匪夷所思,曹大人如果不愿意,便罢” “华神医请直言” “开颅,再将瘀血和积水取出即可” “……” 房间里鸦雀无声,绕是曹cao见多识广,也从未听过此等天方夜谭之事。 “神医是要曹某人的性命乎?” “小老二自然不敢,此法看似危险,但安全并没有问题,只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