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二章 请教几个问题 (第2/2页)
视一眼跪下“夫君…今日听闻早会的事,这些都不是我们意思” 孙策当然知道不是他们的意思,这是属下之间派系在争斗。 孙策的众女之中,貂蝉本就定着主母的头衔,而且再加上孙渊,她没必要画蛇添足的搞这一幕。 乔家姐妹,一个怀孕,一个刚产子,还是个女孩,又是最晚进门的,俗话说母凭子贵,真要争名夺利,也应该等乔然生下来之后再说。 何况那孙邵,一看就是在早会上凑热闹的。 至于蔡琰,清心寡欲的她,一心扑在孙忻身上,蔡邕不过是被被踩了尾巴,才跳出来要比一比才德。 而糜环和吕玲绮这两女和其它人不同,他们的后台是真正有实权的,一个商部令,一个兵部令,孙策家规中有明确表示,不允许她们影响干涉官员,所以两人才会联袂而至,希望能解开这个误会,更是为了解开心中这个结。 因为她们曾几何时,还真有过这个想法。 不过貂蝉的背景,真正意义上来说,完全可以比拟她们,杨业先不说,作为恣睢上将军,王训可是一直都记着她引荐的这份情。 如果有一日,貂蝉需要王训表态,后者绝不会有半点迟疑。 将两女吩咐起来,孙策挥手示意没关系,她们能有这么高的觉悟,相反还令人很欣慰。 家庭和睦的关键在于信任不假,更重要的还在于不作。 立主母的事只是一个小插曲,在孙策一力压制下,即使杨业也只能作罢。 半个月后,郭子仪终于抵达了临淄。 孙策之所以一直呆在临淄没有离开,除了打算等貂蝉和乔然产子,另一个原因就是想收拢郭子仪。 郭大将军的能力暂且不谈,他手中这只兵马,可是被孙策一直惦记着,用百战之军来称呼毫不夸张,用来作新军的底子再合适不过。 当然,人总是喜欢得陇望蜀,得知郭子仪似乎打算归隐山野,孙策立马先把部队的事放一边。 “郭大司马,如今天下未平,你就收弓藏剑,奈何?” 郭子仪的官位是刘协亲封的大司马,尽管现在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可孙策还顶着征东将军一职,论品级,孙策还得自称一声'下官' “仅凭郭某一人,汉室实恐难复,这天下还是交给征东将军这样的有志之士吧” 听出郭子仪这是拐着弯儿的在埋怨他,孙策也不气恼,反而是耐心的劝说,只不过效果不佳。 “下官郭嘉,想请教大司马几个问题” 同样都姓郭,郭嘉觉得这个大司马有点矫情了,身为孙策的左膀右臂,他自然就要站出来为自家主公排忧解难。 郭子仪没有说话,只是看着郭嘉,眼里透露的意思是有话就说。 “无论是一国之君,还是一朝之臣,是否都应当治国安邦,内安百姓外慑蛮夷,保一方净土,治天下盛世?” 郭子仪没有屑于回答这个问题,答案分明就是秃子头上的跳蚤,明摆着的。 见他没回答,郭嘉笑了笑,继而问道“下官愚钝,还有一个问题,大汉如果只有君主,没有百姓,这天下会是什么样呢?” 郭嘉的话让郭子仪心有所动,似乎抓到了什么,但一闪即逝,不由斜过头看着笑得有点欠揍的郭嘉。 “呵呵,下官书读的少,见识也少,让大司马见笑了,不过小子尚有最后一个问题,需要大司马解惑,为什么秦亡了之后,天下却没有一个百姓随之而去,或是退隐,秦亡了之后才有的汉,为何不思复秦,不是应当忠君吗?” 郭嘉的意图孙策已经知晓,见郭子仪陷入沉思,不由再添一把柴火“安邦是为了百姓不受欺辱,治国是为了百姓不受困苦,所谓的天子和大汉,只不过是一个名头,不过是为了把天下百姓团结起来,给他们带去幸福安康罢了,大司马以为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