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七章 哗变 (第2/2页)
我们当回事,我们还给他当屁的兵,反了他娘的!” 还没来得及动手,辛毗的新兵蛋子们就自己先乱了起来,郭援和袁买刚领着亲兵去镇压,结果转瞬就被愤怒的人潮淹没。 在这股新兵的眼中,虓虎军是不可战胜,和区区郭援和袁买的亲卫军相比,他们更愿意面对后者。 哗变!? 眼前的情景让薛仁贵立即止住了张辽等人的下一步举动。 军人真的会无条件服从将官的命令吗? 薛仁贵认真学习过训练纲要,在里面孙策曾有过对此的描写。 军队哗变,只和三个因素有关,一是政局,二是待遇,三是归属感。 而从袁军的言语之中,不难发现,他们并没有归属感,甚至还和将官之间存在矛盾。 “告诉那些带头闹事的,我给他们三盅时间,过时我还没有见着辛毗,我们就自己动手” “对了,死活不论” …… 当袁尚抵达重合时,城墙之上只剩几缕青烟,布满龟纹的墙面,让人感觉寒意连连,就担心什么时候会掉下来。 城门已经被熏成锅底,虽然火已经灭了,但高温迫使人无法靠近,也就更不可能说将门打开,迎接袁尚入内什么的。 “公子,你怎么来了?庆云失守了?” 换了个门,朱灵将袁尚请进城来,他不明白,为什么袁尚会来这里,不是说好了让其攻打乐陵? 待袁尚将事情前前后后说了一遍之后,朱灵终于明白为什么岳飞一直雷声大雨点小,根本就是因为辛毗和审配领军外出,岳飞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能将这一个小小的契机,演化成如此重大的失误,岳飞对战机的把握令人侧目。 “公子,事到如今,还是先派人手去查探庆云的情况,如果事情已无法扭转,当迅速召回所有人马,我们屯兵在重合,以不变应万变” 就在袁尚虚心听从朱灵建议的当口,有消息来报,辛毗所率领的人马,没能脱离虓虎军的追击,全军被困,一万人马除战死的一千人之外,尽数哗变,而后投降征东军,辛毗、郭援、袁买被俘。 另有审荣战死,五千人马逃回三千。 而袁尚自己舍弃的五千人马,除突围出来两千之外,其余也尽皆投降。 最后是审配,他是几只人马中,唯一获胜的,斩敌八百,徐盛不敌而退。 听完战报,袁尚摇摇欲坠,短短半日时间,乙方损失高达一万五千人,而这里面偏偏就数被他首肯的辛毗,‘功劳’最大。 “报…庆云被征东军太史慈攻陷,城守不战而降!” 半日,损失一万七千人马,还外加一个庆云,念及此,袁尚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重合的战况很快被朱灵以八百里加急送到袁绍手中,后者勃然大怒,要不是连袁买也落到孙策手中,他是真想直接砍了这个小兔崽子。 “主公,此事怪不得三公子,谁也没想到虓虎军会北上,三公子能力保重合不失已经为我军解决了很大的麻烦,为今之计,不过是要再加派些人手罢了,另外就是和孙策谈谈,看他要什么条件才肯放了买公子” 辛评三言两语就把袁尚的罪名给扔到爪哇国,然后转移袁绍的视线,说起俘虏的事来,对战报中辛毗的急功近利和被俘只字不提。 “哼哼,辛仲治,你倒是会避重就轻,还把罪名往尚公子身上泼,要不是你弟弟贪功冒进,渤海又怎么会是现在这个局面?” 辛评的小伎俩自然瞒不过许攸这般的小聪明,对他和逢纪,许攸是抓着一件说一件,恨不得把芝麻大点的屁事,给放大到祸国殃民的层面上。 “许子远,你不要血口喷人,如果不是薛仁贵突然北上,平原说不定已经被拿下,战争本就只有胜负而已,不是胜自然是负,仲治也是一心为主,还望主公明察” 辛评把锅扔到薛仁贵的头上,袁绍再这么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若不是虓虎军,即使辛毗拿不下平原,也不至于损兵折将,于是当即阻止两人再争论下去,将话题切换到该派谁前往渤海。 对此,许攸继续侃侃而谈,放佛刚才的事根本没有发生,从高览说到韩猛,又从张郃说到文丑,听的袁绍连连点头。 ‘许攸许子远,既然你这么不识好歹,那就怪不得我心狠手辣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