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1-14册)_第041章| 争函谷秦公谋魏 占草花庞涓出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41章| 争函谷秦公谋魏 占草花庞涓出山 (第7/13页)

称王,我王就不会成为众矢之的。届时,天下相争,就会只拼实力,不论道义了。”

    魏惠王沉思许久,目光转向毗人:“召太庙令!”

    毗人出去,不一会儿,太庙令进门叩道:“臣叩见王上。”

    “大巫祝定下吉日了吗?”

    “回禀我王,吉日已经定下,是九月九日。”

    “好日子!”魏惠王点头赞道,“九九重阳,寡人要的就是这股阳刚劲儿!”转向众臣,“诸位爱卿,重阳节迁都,分头筹备去吧。惠爱卿——”

    “臣在。”

    “与寡人对弈去。”

    君臣二人来到后花园的凉亭下面,毗人摆开棋具,惠施端坐,正欲摸子,惠王却道:“秋景不错,惠爱卿,我们就沿池边走走!”

    惠施起身,跟在惠王后面,二人沿池漫步。

    魏惠王停住步子,望着池中的云影道:“方才爱卿一席话,一扫寡人心头阴霾!不瞒爱卿,当初寡人听信公孙鞅诡言,不顾白圭反对,一意称王,追悔莫及!可你知道,覆水难收,寡人一旦坐上这个王位,想下来竟也寻不出个台阶,只得将错就错了。爱卿此计,甚妙!甚妙啊!”

    “我王有此胸襟,实为魏国之福。”

    “爱卿方才所提的第二条,寡人也听进去了。今得惠子,出谋划策的人算是有了,寡人所缺的,是治军大才。常言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河西之战,教训惨痛啊!”

    魏惠王透出心底之语,惠施深受触动:“王上??”

    “唉,”魏惠王长叹一声,“不瞒爱卿,寡人眼下哪里有心与你对弈?这约你来,为的就是商议此事。卬儿的确读过一点兵书,可他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既不容他人,又不能治军,此为将兵大忌。身处战国,朝中却无治兵大才,实让寡人夜不安寝、食不甘味啊!”

    “王上若是真心求贤、用贤,何愁得不到良将?”

    “唉,”魏惠王又叹一声,“说起来易,做起来却是难啊!惠爱卿,到何处去觅良将,你可要替寡人多睁一只眼哪!”

    “王上,魏国所缺的也不只是一个将才。方今天下,弱者灭,强者存,强弱因势而异,势因人而异,人因才而异。因而,臣以为,得人才者,得天下。”

    “得人才者,得天下。”魏惠王重复一句,连连点头,“妙啊!爱卿说得实在妙啊!得人才者,得天下!”略顿一时,抬头转向惠施,“请问爱卿,寡人如何才能得到天下英才?”

    “天下虽大,英才却是屈指可数,不仅王上想得,列国君主也都想得。齐公在临淄设稷下学宫,秦公在咸阳辟东来街,皆为争夺人才。”

    “学宫也好,东来街也罢,皆未体现尊贤重才。这样如何?寡人在大梁设立招贤馆,列国士子凡有愿意赴魏的,无论在此长住短停,一切吃用全免。若是愿意留下,寡人就量才录用。若是不愿,寡人就发给盘缠,礼送出境。”

    “王上,”惠施长揖至地,“诚能如此,天下士子必纷至沓来,王上何愁将兵乏才?”

    魏惠王诚聘将才的诏书迅速被制成榜文,张贴在魏国各个城邑。

    这日再次轮到庞涓与孙宾下山购粮。二人刚至宿胥口,就见多人围在告示墙前观看。庞涓晓得不是通缉他的,便加快步子挤至墙前,细读榜文,怔了。

    墙上并列两张榜文,一张是九月初九魏国迁都大梁,另一张是新都大梁开设招贤馆,诚聘天下贤才。

    孙宾赶到,见他一副痴痴的样子,笑道:“贤弟,看到什么了,这么着迷?”

    庞涓回过神,一把扯开孙宾:“走吧,不过是些无聊的事儿,跟咱沾不上边。”

    二人又逛一时,见天色昏黑,便寻了客栈安歇。

    翌日晨起,二人办过货物,庞涓也不似从前那样自己扛挑,而是请来两个脚力,将购到的粟米等物分作两担,让他们分别挑了,他和孙宾则袖起两手,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

    庞涓本是多话之人,一路上竟是无话,低了头默默走路。眼看就要走到鬼谷,连孙宾这样沉稳的人也有点憋不住了,扑哧笑道:“贤弟,你好像有啥事儿?”

    庞涓应道:“没啥事儿。”

    “打昨晚到现在,贤弟像是变了个人,怎能说是没啥事儿?”

    庞涓放慢脚步,对走在前面的两个脚夫道:“二位兄弟,留步。”

    两个脚夫停下来,放下担子,回望庞涓。

    庞涓从袖中摸出四枚刀币,打发二人回去。

    望着两人走远,庞涓这才坐到石头上,对孙宾道:“孙兄,你算算看,你我进山,满三年了吧?”

    “是满三年了。”孙宾点头道,“记得我们是中秋节前进山的,眼下已是九月。”

    庞涓似乎并未用心去听孙宾的答话,顾自说道:“你说,我们整日在这谷里,一天到晚要么读书,要么静坐,难得见上先生一面。纵使见面,先生也似没有话说。看来,要学兵法,在这谷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