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46章| 庞涓乘龙喜连喜 魏王贪才礼聘贤 (第6/11页)
有何好笑之处?” “大王久居深宫,不知外面变化。若此二子也算人才,天下岂不是人才泛滥了吗?” 两位大贤遭他这般蔑视,魏惠王脸上挂不住了,敛起笑容,咳嗽一声,语气严厉许多:“听闻淳于子是天下名士,寡人这才洗耳恭听。不想淳于子并无名士风范,满口乱语,辱我朝中大贤,却是可叹!请问淳于子,天下学问过惠子者,可有几人?” “就草民所知,”淳于髡侃侃言道,“天下士子贤过惠子者,比比皆是。惠子持名实之论扬名于外,但他在游历稷下时,竟被一个叫公孙龙的后生驳了个哑口无言。在稷下学宫,学问如公孙龙者数以百计。纵观天下,大贤之才并不在稷下,而在乡野僻壤。宋有庄周,邹有孟轲,齐有随巢子,此三子,皆为饱学之士,各有建树,可称天下大贤。名山大川之中更有隐士、高人不计其数。别的不说,单是终南山的寒泉子、云梦山的鬼谷子,皆有扭转乾坤之才,比惠施不知高出多少!” 魏惠王心头冷冷一笑,暗自忖道:“哼,天下之才,若论学问,胜过惠子者,自有许多。可这老滑稽有所不知的是,公孙龙之流,只会夸夸其谈,孟轲、随巢子学问虽大,志向却远,所论过于空泛,于寡人并不实用。庄周之才,多为养生之论。至于高人、隐士,无不以修仙炼道为毕生所求,纵有才识,也只想付诸山林,不肯予我。唯有眼前这个惠子,既能讲学问,又能切中时弊,颇称我心。也罢,此话且不点破,看这光头还有何语?”想到此处,抬头再问,“天下善战过庞子者,又有几人?” 淳于髡再爆一声长笑,身子前趋:“草民敢问大王,庞涓师从何人?” “云梦山鬼谷子!” “大王可知鬼谷子身边尚有多少学生?” 这倒是魏惠王未曾想过的,当即摇头:“寡人不知。” “这就是了。”淳于髡晃几晃光头,“别的不说,单是修习兵学的亦非庞涓一人。据草民所知,庞涓师从鬼谷子仅三年,所学不过皮毛而已。” 魏惠王倒吸一口凉气:“听淳于子之言,云梦山中难道还有胜过庞爱卿的?” “这个自然。别的不说,天下兵圣孙武子的六世玄孙孙宾,此时就在山中,与那庞涓一道修习兵学。据草民所知,谷中诸人,唯有孙宾得到鬼谷子绝学,是横扫千军之才!” 魏惠王朝淳于髡拱手揖道:“闻先生之言,魏罃眼界大开。魏罃孤陋寡闻,适才冒犯先生之处,还望先生海涵!” 淳于髡还揖:“是草民妄言犯上,大王不加责罚,草民已知足了。” “先生也是大贤,如蒙不弃,魏罃愿拜先生为国师,早晚聆听教诲!” “草民身贱,只爱游玩,不习衣冠,还望大王成全!” 魏惠王略想一下:“来人!” 毗人走进:“臣在。” “赏淳于子足金三十两,锦缎二十匹,轺车一辆。” 淳于髡起身叩道:“草民谢大王重赏。” 自淳于髡来过之后,魏惠王像是换了个人,一连几日,茶饭不思不说,连正常的上朝也免了。 膳食房中,几案上摆着一荤一素两个菜肴,是毗人在传旨节俭时特意吩咐厨师做的。一荤是熊掌、豹心,做一盘,一素是百菇山珍,亦做一盘。旁边摆着一碗羹汤,是燕窝炖山参。 魏惠王在几前端坐,拿起箸子,夹起一块熊掌,放进口中,咬嚼几下,吐出来,转夹一块豹心,放到唇边,既不吃进去,也不弃掉,只是僵在那儿,心底里仍在回荡淳于髡的声音:“据草民所知,庞涓师从鬼谷子仅三年,所学不过皮毛??谷中诸人,唯孙宾得鬼谷子绝学,是横扫千军之才。” 魏惠王忖道:“淳于髡名噪列国,所言一定不虚,想必孙宾之才,真在庞涓之上。我有庞涓,已是天下无敌,若是再得孙宾??” 想到这里,魏惠王“啪”地扔掉箸子,吓得在一侧侍奉进膳的几个宫女扑通扑通全跪在地,花容失色,瑟瑟发抖。 毗人急走过来,小声问道:“王上有何吩咐?” “召武安君!” “臣领旨!” 张猛依庞涓所嘱,从各地军卒中精选出三千奇能之士,列作名册呈报庞涓。 庞涓一一审毕,不无感慨地对张猛道:“不瞒张将军,在涓小时,大魏武卒是多么神圣,身为大魏武卒又是多大的荣耀啊!然而,所有这一切,在涓亲历平阳屠城之后,灰飞烟灭。张将军哪,作为军人,涓渴望杀戮,涓渴望喋血,但那一定是在战场上,一定要让对手拿起枪!可那时,在平阳,唉,光天化日,杀孺jian女,禽兽不如啊!涓看得心寒,涓为大魏武卒沦落至此而痛心不已。就在当日,涓脱下甲衣,涓暗下决心,有朝一日,涓若有缘再穿甲衣,一定要整顿武卒,再建铁军,树吴起时代的大魏武卒雄风!” “这个日子,末将看到了!”张猛心情激动,“能在将军麾下,是末将此生之幸!” “在下依据吴起将军梦中所嘱,详细列出大魏武卒的军风军纪、作战奖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