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64章| 苏秦赴赵首倡纵 妄人塞耳听大贤 (第7/12页)
语。本公知其为人,也知其不足以成事,决定不从他蹚这浑水。本公虽然这么想,心里却不踏实,去找安阳君谋议,安阳君即以‘老马识途’作答!” 司徒仍旧不解,挠挠头皮:“下官愚笨,请大人详解。” “呵呵呵,”奉阳君望着他笑道,“你是够笨的!‘老马识途’就是知时识势。那年,安阳君既知公子渫难成大事,又见本公不从,当然是跟着本公转了。他心里这么想,话却不能明说,本公一听这话,心中就有数了。果不其然,在本公设法稳住公子渫,暗请赵语回宫之后,安阳君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然后才是赵豹。公子渫见大家都不支持他,方知大势已去,逃出邯郸,潜往郑地去了。” 听奉阳君讲出这段往事,众臣无不震惊。 “君上解的是,”御史大夫恍然有悟,“楼缓本是安阳君的门人,此前对臣颇有微词,近日却亲近起来。臣原还纳闷呢,原来里面有深意呀!” “呵呵呵,”奉阳君笑道,“安阳君真要这么说过,倒有意思。”转向申孙,“申孙,备车,本公望望他去。” 奉阳君驱车驰至安阳君府。 寒暄过后,二人携手直入后堂,分宾主坐定。 奉阳君看向安阳君额角的白发,不无叹喟道:“几日不见,四弟的额角就有白发了。” 安阳君笑道:“额角前年就泛白了,三哥是个大忙人,不曾在意就是。” “是啊,是啊,”奉阳君亦笑一声,“国事家事一大堆儿,忙得我晕头转向,找不到北。今年刚说要歇口气,君兄却又躺倒了,你说这??唉,真是急死人哪!” “是啊,”安阳君应道,“国事家事打总儿压在三哥头上,真也难为三哥了!” “嗨,不说这些了吧!”奉阳君苦笑一声,盯住安阳君,“说起君兄来,这些日子我也不舒服,竟是没有进宫看他。听说四弟前日去过洪波台,可知君兄龙体如何?” “不瞒三哥,”安阳君轻轻摇头,“君兄龙体时好时坏。听御医说,伤寒虽有好转,痨病却是重了。百病之中,唯有痨病难治。先秦公??”顿住,良久,长叹一声,“唉,君兄也是,身子壮得原本就跟铁打一般,谁想这??前后没有几日,说垮竟就垮了。君兄一见小弟,颇为伤感,再三叮嘱小弟,要小弟多加保养。”说着,意味隽永地又叹一声,“唉,人生啊??” “四弟,”奉阳君敛神正色,“保重身体固然要紧,江山社稷更是重要。愚兄此来,就是想与四弟讲讲此事的。” “三哥请讲。” “听四弟这么说来,君兄之病恐怕撑不了多久。愚兄在想,万一君兄??愚兄是说,万一山陵崩,四弟可有考虑?” 安阳君沉思良久,反问他道:“三哥意下如何?” “唉,”奉阳君轻叹一声,“雍儿年幼不说,又生性懦弱,优柔寡断,不足以处当今乱世。四弟德高望重,甚得臣民之心,”说到这儿,两眼直盯安阳君,“愚兄这里存下一念,万一山陵崩,为赵室社稷计,愚兄有心辅佐四弟暂继大统,待雍儿??” “不可,不可,”安阳君截住他的话,拱手推拒,“此事万万不可!” “四弟不必过谦!”奉阳君加重语气,“我等兄弟皆是先君骨血,君兄可以承继大统,四弟德才兼具,有何不可?再说,弟承兄位,也不是僭越,是古来惯制!” “三兄抬爱,弟感激涕零。”安阳君再次推拒,“三哥有所不知,弟虽说不才,却有自知之明。若论才识,莫说是君兄,我们兄弟中,无论哪一个亦胜弟多矣!” 奉阳君身子趋前:“四弟之意是??” “万一山陵崩,四弟唯听三兄吩咐。” “谢四弟抬爱!”奉阳君嘘出一口气,起身,深深一揖,“四弟之言,愚兄记牢了。四弟先忙,愚兄告辞。”揖别。 安阳君送到府外,反身回至后堂,刚要坐下,楼缓走进,在他耳边如此这般低语一阵。 安阳君思忖有顷,点头:“既为君上之意,你就安排去吧。” “大人,”楼缓不解道,“君上这么做,岂不是为虎添翼吗?” 安阳君微微一笑:“为虎添翼,首先也得是个虎呀。” “大人是说,”楼缓吸一口气,凝视安阳君,“奉阳君不是虎?” “真要是只虎,他还能活到今日?” 楼缓两眼大睁,愣怔半晌,点头:“既然不是虎,君上为何听任他胡作非为?” “君上在等时机。” “时机?” “是的,”安阳君点头,“君上在等他变成一只虎。” 楼缓若有所悟:“这么说,君上将苏子荐给奉阳君是另有深意!” 安阳君微微一笑,问道:“你且说说,君上有何深意?” “骄其心志!”楼缓应道,“君上是想告诉他,君上身边既无人,也不敢擅自用人!” 安阳君又是一笑,不再吱声。 “大人,”楼缓又道,“奉阳君他??会起用苏子吗?” “要是起用,他就真的是只虎了。”安阳君转过身去,缓步走向后院书房。 奉阳君正在听雨轩外的草坪上舞剑,申孙走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