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81章| 纵亲军六军六心 苦情人两情两愿 (第7/12页)
“这个??罪人就不说了。罪人只问大人一句话:大人凭什么踏平秦川?” “凭我五十万大军。”昭阳不假思索,脱口将数字夸大十万。 “莫说是五十万,纵使再加五十万,大人也未必如愿。” “你??”昭阳呼吸加重,将端起的茶杯重重砸在几上,茶水四溅,“且说因由!” “六国六军。”陈轸一字一顿。 昭阳心里一震,直盯陈轸。 陈轸缓缓解释:“有齐人制疯旧事,大人可曾听闻?” “未曾听闻。” “据《齐谐》所载,桓公广施仁政,在临淄设置疯人院,收聚天下疯者供养之。一日,桓公巡察疯人院,见院中净是疯汉,东一个,西一个,或散步,或自语,或绘画,或写字,或蹦跳,或奔走,或唱歌,或呼号,或凝视,或傻笑,秩序井然,几乎看不到守护之人。桓公大奇,问疯人院长吏:‘此院关押多少疯人?’长吏应道:‘有疯汉一千二百名。’桓公惊问:‘那??吏员几何?’长吏回道:‘一十二人。’桓公忧心地问:‘若是众疯人拧成一股绳儿,尔等如何是好?’长吏笑答:‘君上有所不知,如果他们能够拧成一股绳儿,就不必住进疯人院了。’” “你是说??”昭阳这也听出话音了,“我纵军是六国六军,六将六心?” “大人,”陈轸倾身,拱手,“在下敢问,纵亲六君真能抛弃前嫌、合力伐秦吗?六军诸将真能放弃己见,听庞涓乾纲独断吗?”略略一顿,代昭阳作答,“话说白了,在下以为,以秦人眼下之力,无论是魏人还是楚人,若是单打独斗,哪一家上门,秦人都无胜算。唯独六军联盟,秦人是赢定了。”顿住话头,两眼直盯昭阳。 陈轸之言字字如锤,敲在昭阳心头。 是的,六军不和,确为事实。纵军表面势大,实则一盘散沙。战局未开,齐、燕先自交恶,燕军撤走,齐军思归,六势实已去二。即使韩、赵,也未必与魏齐心。庞涓恃强,调兵遣将、部署防地既不解释因由,也不征询列国主将,莫说自己,即使韩、赵主将也有不满,尤其是李义夫,一直未把庞涓放在眼里,只是碍于赵是纵亲发起国,这才委曲求全。显然,此番伐秦,自己过于乐观了。函谷道易守难攻,秦人本就好战,这又被逼入死路,必恃险以守。云车虽利,实战却未曾用过,结果究竟如何,目前尚难预料。如果战局僵持,纵军久攻不克,内必生隙。而于他昭阳而言,莫说是战败,即使双方言和,楚军未伤一卒,也会落个远师无功,灰溜溜地班师回朝。那时,他堂堂昭氏,岂不要看屈氏脸色? 昭阳不敢再想下去,抬头看向陈轸:“上卿既来,想必已有良谋。昭某愿闻。” 陈轸抱拳:“罪人身贱言轻,不敢献谋。不过,大人以德报怨,屡屡施恩于罪人,罪人虽无结草之力,却也愿送大人四字以报。” “是何四字?” “坐以观变。” “坐以观变?”昭阳喃喃重复一下,闭目思忖,越忖越出味道,便堆起笑脸朝陈轸拱手,“嗯,这四个字好,在下收下了。”略略一顿,“方才上卿提及秦公有意送给在下一份苦劳,愿闻其详。” “如果魏人破关入秦,一切皆是空谈。如果魏人破关不成,大人又能坐视中立,秦公承诺,定当奉送商於谷地六百里,与大楚盟誓睦邻!” “此言当真?” “秦公亲口所言,轸不敢有半句诳语。” “果真如此,倒也不是不可行。”昭阳微微点头,“不过,此事重大,还容在下斟酌。上卿近日可有旁务?” “暂无旁务。” “在下闲闷,有意与上卿切磋棋艺,还望赐教。” “恭敬不如从命。” 河水自朝歌东南宿胥口分流,一流沿卫境入齐,在齐燕边界入海。另一流直入齐境,在扶柳之下再次分流入海。这三道河水之间的土地,统称为河间地。 河间地又分上下两大块,上块方圆百余里,为齐赵共有,下块入海处方圆百余里,为燕所独有。河间地夏秋虽有泛滥,却是肥沃,沼泽纵横,林木繁荣,鸟兽虫鱼、奇珍异宝数不胜数,堪为猎游胜地、奇珍之乡,齐人早已垂涎,只缺借口并吞。 借口如今来了。 威王得到爱女求救血书之后,即以燕国太子谋逆篡位、多行不义、滥杀无辜为名,使田忌为将,举兵五万兴师伐罪。 田忌用兵诡秘,不从正面渡河,而从河水上游,借由赵境,如潮水般席卷河间,燕人猝不及防,不及七日,河间十邑悉数失守。田忌似不罢休,命令军士搜集舟船,显然意在北渡河水,扩大战果。更有内线报说,齐王已经旨令征秦纵军回撤,加发大军八万,御驾亲征,兵临蓟都,誓为女儿讨还公道。 军情紧急,宴尔新婚的易王再也顾不上如花娇妻,连夜召集太师、太傅、蓟城令、御史大夫等亲信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