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1-14册)_第086章| 呈舌功张仪横魏 辩是非长舌受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86章| 呈舌功张仪横魏 辩是非长舌受挫 (第3/12页)

叹出一口气,显然对未能找到庄周著述甚是不快。

    数月来,惠王不朝,毗人身边压着一大堆报奏,这想趁势将他扯回现实,笑道:“也许庄先生只是能说而已,不过是惠大人请来为王上舒怀的。”

    “你讲得是。”惠王点头,“自古圣人述而不著,庄周乃当世圣人也。”

    “圣人无不通晓天地之道、治国之术。王上何不再召庄先生觐见,以国家之事问他,庄先生是否圣人,一问可知矣。”

    “是哩,寡人正好憋堵些事。传旨惠爱卿,有请庄先生。”

    翌日卯时,惠施再引庄周进宫,惠王在御花园里摆下宴席款待。

    酒过数巡,惠王诚敬拱手:“前番听先生所言,如闻神人,魏罃里外皆震,久病之躯瞬时痊愈,犹如脱胎换骨。先生实为超凡脱俗的雅士,魏罃却是俗人,有俗事欲累先生,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大王欲问何事?”庄周亦不客套,拱手还礼,笑着望他。

    “寡人承继先祖之业,数十年不敢懈怠,然则,西有嬴氏侵我,东有田氏辱我,北有赵氏坑我,南有熊氏骗我,叫我心中憋闷,是可忍,孰不可忍!”

    “敢问大王,他们是如何侵你、辱你、坑你、骗你的呢?”

    “诸事一言难尽。就眼前之事,嬴氏杀我八万将士,夺我河西不还,为收复河西,魏罃听从苏秦合纵伐秦之策,集六国之兵于函谷,岂料事出变故,燕、齐交恶,率先撤兵,楚人观望不前,赵人通秦卖我,致使我功败垂成,憋屈至今。”

    “哈哈哈哈!”庄周笑得前仰后合。

    惠王让他笑蒙了,良久方道:“敢问高士,魏罃之说好笑吗?”

    “好笑,好笑,”庄周又笑几声,倾身问道,“大王可曾听说过蜗人之事?”

    “蜗人?”惠王摇头。

    “就是住在蜗牛头上的那些人哪!”

    “啊?”惠王两眼大睁,“蜗牛之头,上面怎能住人呢?”

    “能能能,”庄周语气沉定,毋庸置疑,“蜗牛头上有两只触角,左角栖居一国,名唤触氏,右角栖居一国,名唤蛮氏,两国为争蜗牛额头的一块地皮,激战数日,伏尸百万,血流漂杵啊!”

    “孰胜孰败?”惠王顾不上较真,急于询问结果了。

    “蛮氏胜,触氏败,蛮氏追逐触氏败卒,旬有五日方才返还哪!”

    “乖乖!”惠王惊叹一声,闷头细想,扑哧笑道,“先生,你这想必是虚言了吧?”

    “这么说来,大王是想听实言了?”

    “愿闻实言。”

    “请问大王,四方、上下,可有止境?”

    “没有。”

    “天下之域,可有止境?”

    “有。”

    “大王的心,可是自由?”

    “是。”

    “如果大王的自由之心一会儿遨游在无止境的广宇里,一会儿又局限在有止境的天下里,是不是会有一种若存若亡、若得若失的感觉呢?”

    惠王闭目良久,微微点头:“嗯,一定会有这种感觉。”

    “在这个有止境的天下里,有一片地方叫魏国,在这个魏国里,有一片地方叫大梁城,在这个大梁城里,有一片地方叫王宫,在这个王宫里,有一个人叫大王你,是不?”

    “是。”

    “推而广之,大王与那触氏、蛮氏二君有何区别吗?”

    “这??”惠王挠挠头皮,“好像是没有区别。”

    “这就是了。”庄周合起眼皮。

    殿中静默。

    显然,在场诸人皆被庄周套进这个触蛮之争的有趣故事里了。

    “先生真神人也!”惠王率先出套,诚敬拱手,“先生卓识,非俗人可及。魏罃有一求,恳请先生成全!”

    “大王请讲!”

    “魏罃才疏,诚心求拜先生为国师,恳请先生不弃!”

    “哈哈哈哈!”庄周仰天长笑。

    “先生?”

    “王上有所不知,”一直闭目冥思的惠施开口了,“就在不久前,楚王求聘庄周为国师,宋王求聘庄周为国相,庄周至此,正为躲避二君之聘哪!”

    “啊?”惠王惊愕,不解地看向庄周,“先生为何躲避?”

    “无他,不利于养年。”庄周淡淡应道。

    “养年?”惠王来劲了,长吸一口气,倾身问道,“先生可否赐教何以养年呢?”

    “弃知。”

    “弃知?”惠王迷茫了,“众人皆在求知,无知何以养年?”

    “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岂不荒唐吗?”

    “嗯,是哩,”惠王思忖一时,竖起拇指,“先生所言成理。除弃知之外,还有何方?”

    “弃善恶。”

    “这??”惠王迷惑了,“弃恶倒是可解,弃善从何说起?”

    “福祸相倚,善恶相随,无善则无恶,若不弃善,何以弃恶?”

    “嗯,是这个理!”惠王恍然有悟,倾身向前,“还有否?”

    “顺天之道,应人之命,是谓天人合一,大王若是做到天人合一,可得永年矣!”

    听到“永年”二字,惠王又吸一口长气,眼中冒光:“寡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