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9 章| 争高下狮虎对阵 决胜负英雄斗智 (第6/12页)
可战胜之理?” “夫子可有妙策?”匡章看过来。 “妙策只有一个字!”孟夫子声音铿锵,戛然止住。 见孟夫子迟迟没有说出下文,匡章急了,盯住他:“敢问夫子,何字?” “仁!”孟夫子握紧拳头,咬紧牙齿,拖长节奏,出声雄浑有力,如天边滚雷。 这个字显然不是匡章所想要的,但恩师之言字字如鼎,匡章不敢有怫,抱拳,朗声应道:“谢夫子赐策!” “匡章将军,”孟夫子二目如炬,盯住他,“你这就召集众将,轲有话说!” “这……”匡章怔了,看向苏秦。 “夫子是要为将士们励志鼓气呢!”苏秦笑道。 匡章看向孟夫子。 “将士惧战,是缺仁义。”孟夫子凝视匡章,“你将所有将军集合一处,为师为他们讲解仁义。仁义之师,永远不会惧战!” “弟子代众将士谢过夫子!”匡章拱手,“只是夫子一路上车马颠簸,不宜过劳。”转对军尉,“摆宴,为孟老夫子与苏大人接风洗尘!” 翌日晨起,早餐过后,匡章果真召集师帅以上将军二十余名,由夫子主讲仁义之道。 孟夫子开讲之后,匡章脱身,对苏秦笑道:“该我们筹谋了!” 苏秦没有笑,只将二目盯住匡章,语气凝重:“匡章将军,在下不懂军事,只懂一条,此战,将军没有退路,必须完胜,否则,不仅是齐人之祸,山东列国也再无宁日了!” 匡章凝住笑,吸入一口长气,良久,缓缓吐出:“章知矣!” “之于对秦战略,”苏秦接道,“在下反复想过,将军此前所谋当是上上之策。第一步,拖住秦人,避战;第二步,因敌应变,寻找破绽;第三步,抓住漏洞,一击制敌!” “章谨听大人!”匡章应道。 “待夫子讲完仁义,将军可请夫子教习三军射艺。夫子神射,无坚不摧。让夫子教射,一为尽其心,二为尽其力,三为鼓舞军心。在下已经安排妥当,三日之内,当有墨者前来,助将军赶制守御利器。有利器在手,军心可稳。军心若稳,良机可待。”苏秦拱手,“相信将军能打赢这一战,在下告辞!” “大人欲去何处?”匡章急问。 “韩国。” 战事胶着半个月后,张仪走进秦军大帐。 “怎么样?”张仪笑问司马错。 “压不住呀!”司马错苦笑,“将士们不辞辛苦跑到这儿是为建功立业的,早就铆足了劲儿与齐人大战一场,而相国大人的远略在下却不能明说,真正是为难哩!” “这个是王上诏令,将军可张贴于显赫之处,传示三军!”张仪从袖中摸出一道诏令,递过去。 司马错展开,果然是秦惠王的两道诏令。 诏令一:“有敢入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此诏,秦王嬴驷。” 诏令二:“有能得齐王之首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此诏,秦王嬴驷。” 司马错不解,盯住张仪:“柳下季垄?什么意思?” “将军不知柳下季吗?”张仪笑问。 司马错摇头。 “将军知道柳下惠不?”张仪再问。 “这个我知道呀,就是那个传说中坐怀不乱的人!他娘的,能坐怀不乱一整夜,我服!”司马错吧咂几下嘴皮子。 “呵呵呵,”张仪笑道,“柳下惠姓展名获,字子禽,居于鲁国柳下,后人叫他柳下惠。因他在家中排行老三,后人又叫他柳下季。” “可这……垄呢?”司马错眯眼盯住那个“垄”字。 “墓地呀!王上是个雅人,说墓地难听不?” “这这这……”司马错震惊,“到他坟头上拔根草,就要杀头?” “将军再看,不是在他的坟头上拔根草,而是在离他坟头五十步处拔根草!” “老天!”司马错龇牙,“若在坟头上,怕是要诛三族了!” “依据秦法,还得连坐十家!” “他的坟在哪儿?”司马错皱眉。 “柳下邑。” “柳下邑在哪儿?”司马错拿出形势图,摊开,摸出一块画石,作势标示。 张仪指向一个地方。 “这……”司马错又是一怔,“此地离我一百多里,且是在齐人所占地盘,莫说是去拔根草,即使想去乘个凉,怕也得问问齐人许不许呢!” “呵呵呵,你呀,”张仪又是一笑,“这么快就把王上的另外一道诏令忘了呢!”朝另一诏令努嘴。 司马错看向另外一道诏令,有顷,转望张仪,目光诧异:“相国是说,我们真的要打到临淄去?” “咦?”张仪盯住他,“将士们背井离乡走这么远的路,不打到临淄又为个什么呢?” “这……”司马错目光错愕,“前番在大梁,相国不是说——”顿住,挠起头皮来。 “司马将军,”张仪挤一下眼睛,诡诈一笑,“不瞒你说,王上的这两道诏令是下给天下人看的,不是下给你并众将士看的!” “哦?” “这么说吧,”张仪用指背敲响几案,“柳下惠乃天下大贤,齐王乃负义之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