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1-14册)_第110 章| 生宫乱魏王驾崩 谋纵局群英逐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0 章| 生宫乱魏王驾崩 谋纵局群英逐仪 (第11/13页)

、白虎皆笑起来。

    “甭笑,”陈轸啃会儿鸡脖子,腾出口来,“你俩真正是不会吃呀!”

    将嘴皮子故意吧咂得更响。

    “此话怎讲?”公孙衍看过来。

    “全鸡之宴,最好吃的是屁股,其次是脖,再后是头!”陈轸又啃一口脖子,将鸡头甩得扑扑直响,眼睛瞄向盘中的鸡屁股,“这不,三者皆是在下的口腹之物喽!”

    公孙衍、白虎再笑起来。

    “白兄弟,公孙兄,”陈轸没笑,盯住他们,“你们不觉得今日之事有点儿诡异吗?”

    “何处诡异,请陈兄指点!”

    “祭礼呀!”陈轸拉长声音,“在下思念先君,求请一睹先君尊容,这个一点儿也不过分,可那张仪……他凭什么不让看?按照旧制,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先君既已称王,当行王制,为何三日就殡了?殡葬公侯也需五日,这是对先君的大不敬呀!”

    “陈兄说得是!”公孙衍从他手中拿过酒葫芦,塞进自己口中,滋滋吸一大口,“还有,这么大的雪,理当更期出殡,可张仪执意不更,定要劳民伤财,在雪地上搭起栈道,当真是匪夷所思呢!”

    “不知你们看到不,”陈轸接道,“在下求请时,观王上脸色,当是应允的,只是张仪不肯!张仪他凭什么不肯,这事儿看来得撕扯个明白!”

    “怎么撕扯?”白虎问道。

    “那厮不是急于出殡吗?”陈轸阴阴一笑,“我们偏不让他出!”

    “可这……怎么能不让他出呢?”白虎抓耳挠腮。

    “这个恐怕得公孙兄出面喽!”陈轸看向公孙衍,“就在下所知,先王虽有成见,当今王上却是对公孙兄大为敬服呢!”

    “在下当不得此任,不过,”公孙衍淡淡一笑,又啜一口老酒,“有一个人当得!”

    “谁?”

    “惠公!”

    惠公就是惠施,陈轸急道:“他没在这儿呀!”

    “呵呵呵,”公孙衍仰脖长饮一口,笑道,“这辰光在了!”

    许是觉得当年逐走惠施一事有失厚道,在一身孝服的惠施觐见襄王时,张仪选择避开。

    在魏十数年,惠施没有得罪任何人,自然也没有得罪王室公子,尤其是魏嗣,对他印象极好,礼貌甚恭。

    相见礼毕,惠施嗟叹一声,用他惯常的语气慢悠悠道:“唉,世间之事,最是难料。数日之前,老臣午休打盹,梦见先王,他兴致高得很,说是想念庄周了,要老臣去寻他来。老臣说,庄周在外逍遥,没个谱的,王上乃百忙之身,魏国更是离不开王上,与他耍不来。王上说,寡人老矣,魏国之事早晚都得交给后人,晚交不如早交。见先王这般想,老臣着实高兴,正要拉他去寻庄周,被一阵呼噜声吵醒。老臣睁眼一看,这不是庄周嘛,靠住一棵歪树,睡得正美哩!老臣揪住他的耳朵,将他弄醒,讲给他方才的梦,庄周说,你这就去大梁,看看你的王去。我说,大冷的天,路上不好走,再说,是个梦而已。庄周说,你若不去,只怕此生再也见不上你的王了。说完,庄周就又睡了。见他睡得美,老臣又想打会儿盹,却再也没能盹去,一直在忖思庄周的话,越想越是心悸,于是就起身回家,喊上仆从,套上车就走,紧赶慢赶,眼见就到大梁,遇上这场大雪,车走不动了。寻到一户人家借宿,才听说先王崩了。唉,”抹泪,“老臣……老臣将车马托给庄户人,与两个仆从冒雪赶来,不料那雪越下越大,把道路盖了,差点儿把老臣埋在野外……”

    很少说话的惠施一见面就唠唠叨叨这么多,情真意切,听得襄王心里酸酸的,不由得落下泪来。

    “说是出殡的日子已经定了,”惠施看向襄王,“是哪一天?”

    “定了,是明日。”

    “是大巫祝卜出的吗?”惠施再问。

    “是……是相国定的。”

    “唉……”惠施长长一叹。

    “先生?”襄王盯住他。

    “魏国无人矣。”惠施摇头。

    “哦?”襄王倾身。

    “相国欲陷王上于大不仁、大不义,魏国却无一人提醒大王,难道不是无人吗?”

    襄王压低声音:“敢问先生,此言何解?”

    “先王平生之志,在于称王,在于号令天下。先王既已称王,当行王制,七日而殡,相国却让王上三日而殡,岂不是陷王上于大不仁吗?三日而殡,是士之丧,五日而殡,是公侯之丧,王之大丧是七日而殡。出殡之日更需讲究。王乃天之子,天之子乃上天所命,替天行义,是

    以王之殡日当由大巫祝卜而定之,以奉天命。相国却让王上乾纲独断,不承天命,岂不是陷王上于大不义吗?”

    襄王心头一凛,眉头拧起来。

    “再说,王上也有百年之期,待大限之日到来,未来新王是效先王之法治王上以庶民之礼呢,还是遵依大周王制,治王上以天子之礼?”

    襄王气血上涌,额头沁出细细的汗珠。

    “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