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1 章|为相位陈轸伤怀 会啮桑苏张对弈 (第14/15页)
张仪亦拱手。 苏秦道:“秦在帐中等仪弟三天。” 张仪道:“仪也是。” 苏秦道:“没有想到仪弟会到啮桑。” 张仪道:“没有想到苏兄会在此地搞出一个相会。” 苏秦淡淡一笑:“不说眼前吧,说说过去的事。” 张仪回他一笑:“仪弟恭听。” 苏秦道:“能否来壶酒呢?” 张仪击掌三声。 两个侍女各执一只食箩从外走进,一边一个,将食箩打开,拿出一壶酒,两道菜,三只酒盏。 苏秦扫眼看去,菜与酒盏与他们在鬼谷就餐时几乎是一模一样。 两位侍女摆好酒肴,缓缓退出。 四周再入宁静。 苏秦看向酒肴,感慨:“在下所能想到的,仪弟全都想到了。” 张仪淡淡一笑:“也总有想不到的时候。”摆手,执壶,示意斟酒。 二人各将面前的三只酒盏斟满,左右各摆一盏。 苏秦端起左侧一盏:“我们先敬庞兄!” 张仪点头,端起。 二人举盏,拱手,同时将酒洒向案前的地上,将空盏一并掷地。 张仪盯住苏秦:“说吧,过去的什么事?” 苏秦看向案前地上的空酒盏:“就庞兄的事。” 苏秦一五一十,讲最后一战中齐人粮草被焚后的真实处境,讲自己与田忌在当时的绝望心情,讲孙膑在无奈中布局马陵道,讲他与孙膑如何候在马陵道的尽头恭候庞涓的到来,讲庞涓的自刎…… 苏秦看向右边的一盏,讲庞涓自杀后孙膑如何痛苦,讲孙膑如何出走,讲他如何追踪孙膑,讲他在海边如何连候七日,等待孙膑的归来,讲孙膑留给匡章的两部兵书…… 苏秦语气平和,情真意切。 张仪的眼眶湿润了,两窝泪水盈出眼眶,无声滑落。 苏秦的目光移向中间一盏,端起,冲张仪举起:“贤弟,这一盏是你我的,干!” 张仪亦端起中间一盏,双方尽礼,各自饮尽,又执壶斟满。 “六国合纵之后,”苏秦缓缓接道,“纵亲列国不解在下之意,不听在下之言,支走在下,执意伐秦,终至溃败。在下于无奈中返赵,路过宿胥口时,心灰意冷中想到先生,就回谷探望,欲求先生指点迷津。先生不肯出见,但赐一锦囊,托大师兄交付在下。”从贴胸衣袋中摸出一只锦囊,“此囊为先生教诲,在下不敢独享,敬请贤弟过目!”缓缓起身,走到张仪跟前,双手呈递。 张仪双手接过,置于几案,拜过先生,拆囊出帛。 没错,是先生手迹。 张仪读毕,放在胸口,默祷几句,将帛折好,塞入囊中,递还苏秦。 “敢问贤弟,”苏秦收好锦囊,回席位坐下,凝视张仪,“先生所示,可有解读?” 张仪回视苏秦:“苏兄感悟数年,想必已有定解,在下愚痴,还请苏兄赐教!” “赐教不敢!”苏秦淡淡一笑,“不过,让贤弟说照了,在下苦思数年倒是真的。” “是何感悟?” “前面三句相对易解,只有最后一句,公私私公,在下久不得解,四方求问,直至数月之前在稷下遇到奇人点拨,方有所悟!” “哦?”张仪微微倾身,“是何奇人?” “杨子。” “可是那个一毛不拔的杨朱?”张仪来劲了。 “正是。”苏秦淡淡一笑。 “他还活着?”张仪两眼放光。 “是哩,”苏秦点头,“在下差点让他放狗咬了!”斟一盏酒,一口饮下,缓缓讲起稷下之事,讲他如何请教孟子,如何请教农家的许子,又如何遇到杨子,讲杨子如何责他,如何让他拔羊毛,拔犬毛,他又如何从他牧羊,如何听他教诲,等等诸事,一五一十细述一遍,听得张仪二目睁圆,恨不得一步踏到临淄,寻访那个杨子。 “仪弟,”苏秦从杨子身上转回,言归正传,“经过杨子诠释,在下算是多少明白先生所示了。” “先生所示何在?” “先生所示共是四句,‘纵横成局,允执厥中,大我天下,公私私公’。‘纵横成局’,乃是你我当如何作为,‘允执厥中’乃是你我当秉持何德,‘大我天下’乃是你我当志发何向,至于这最后一句,‘公私私公’,乃是先生展示‘大我天下’的达成之道!”苏秦缓缓解道。 张仪闭目有顷,睁眼:“依苏兄所悟,此道如何达成?” “大我天下,乃大同之世。”苏秦解道,“人类初成,性纯质朴,共妻共子,天下为公,是谓大同。之后有家,私欲滋生,王权天授,封妻荫子,天下入争。然而,私欲一如洪流入壑,越冲越大,越大越冲,终至于泛滥成灾,形成方今的大争之世。” “苏兄是说,达成目标,乃回归于公?”张仪眯起眼睛。 “正是。”苏秦点头,“先生所示之‘大我天下’,即天下为公。”二目放光,“杨子说的是,天下之人尽皆存私,私私即公。天下人之私,天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