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1 章|为相位陈轸伤怀 会啮桑苏张对弈 (第7/15页)
,“前院有人寻你,香女交给我吧!” “谁呀?”张仪身子没动,脸色略略阴沉。 “是华公子,说有急事!” 张仪一动未动。 “去呀!”香女催道,“你来这儿一个多月,从不去想外面的事!” 张仪拉过香女的手,用力一捏,转身走出,冲林仙姑深深一揖,打开门,大步出去。 张仪走到前院,果是公子华在等他。陪同公子华说话的是老友贾舍人。 显然,公子华已从舍人处得知香女要生产的事,一见面就道贺。二人叙会儿旧,舍人晓得他们有大事商议,抽身出去。 “是何急事?”张仪问道。 公子华将惠王忧心的三桩大事简略述过,重点放在啮桑相会上。 “王上是何意思?”张仪问道。 “王兄不知如何应对,要在下请您务必回去。嘿,瞧这一路雪,原本两日的路,在下整整跋涉四日,差点儿滚进山崖子里!” “你的嫂子就在这几天!”张仪声音淡淡的。 “在下晓得。”公子华应道,“可事情太急,眼下已交二月,离大会没有多少日子了。无论是何应对,我们都要赶个时辰才是,否则——” 正说着话,后院闹腾起来,是香女要产了。张仪如同弹子一般,嗖地出门,撒腿就向后院跑。公子华紧跟几步,又退回来,在堂中坐下。 香女是头胎,加之生孩子时年龄较大,疼得死去活来,一直折腾到翌日凌晨,终于在师父寒泉子的针刺及师姐林仙姑的保护之下,艰难地诞下一子。 还好苍天保佑,母子平安,张仪吊了一夜的心,总算在鸡鸣时分落下。 张仪喜极,不抱孩子,抱住香女哭起来。 “你哭个什么呀,快给儿子起个名字!”香女嗔怪道。 “早就想好了!”张仪破啼为笑,抱过儿子,盯住他的眼睛,“小子,你得记住,从今天起,你姓张,名唤开地!” “开地?”香女没听明白,眉头微凝,“这个名字咋讲?” “开天,辟地!”张仪字字铿锵。 “天哪!”香女扑哧笑道,“你让娃子跟你一样颠东跑西呀!” “谁让他偏要姓张呢?”张仪将娃子放进香女身边,在香女耳边,悄道,“臭小子一出来,我就放心了,这得回宫一趟。苏兄近日折腾一桩大事,我要凑个热闹!” “快去!” 张仪一到咸阳,就与公子华直入宫城。 惠王早已得报,与公子疾、内宰等迎出殿门。 见过君臣之礼,惠王携张仪之手步入内殿。 “好妹夫呀,”惠王将张仪按坐于席,一脸惆怅,“你再不回来,姐夫我就……就也进山了。” “呵呵呵,”张仪心情大好,“仪进山是守香女,王兄进山却为何事?” “守仪呀!”惠王在主席坐下,指示他人落席,看向张仪,“姐夫就守在你身边,一步不离,看你回不回来!” 众人皆笑起来。 “啧啧,”张仪咂舌,冲他竖个拇指,“论狠莫过于王兄,在下服了!” 众人再笑,惟有惠王一脸愁容。 见惠王不笑,几人也都刹住,看向惠王。 “你们只管笑呀,”惠王看向公子华与公子疾,“驷哥笑不出来,是因为驷哥真就这么想的。如果华弟请不回妹夫,驷哥真就带着行李卷儿进山了!” “仪……有负王上……仪……请罪!”张仪拱手。 “驷哥有所不知,”公子华接道,“妹夫进山,是有一桩大喜事!” “哦?”惠王看向他。 “仪弟的香夫人有喜了,前日凌晨诞下一子,华弟有幸陪仪弟度过一个不眠之夜,待母子平安,仪弟不顾夫人与孩子,踏积雪冒险出谷,昨夜一宵赶路,一路上是马不停蹄呀!” “哎哟哟,”见是这等事,惠王也是惊喜,连连拱手,“大喜,大喜,哈哈哈哈,这个当是驷哥一个月来听到的惟一好事情了!”看向张仪,“妹夫呀,驷哥实在不知是此大喜之事,若不然,即使急死,也不会使华弟……” “王兄,不说这个了,”张仪盯住惠王,语气凝重,“王兄可为何事烦恼?” “好吧,”惠王敛起笑,“这儿没有外人,驷哥就不遮掩了。不瞒几位,”逐一扫视几人,“秦国遇到了自驷哥继统以来最大的困扰。第一个是巴蜀,这个怪我,悔不该不听妹夫的话,执意让陈庄为相,果然酿出事来,逼杀蜀侯通国,封关自立。寡人征讨年余,虽然控制局面,但他困兽犹斗。由于巴人有不少随顺他的,他就退往巴山深谷,反倒不好清剿了。据可靠探报,他正在与楚人联络,若是借楚之力与我抗衡,真就是个大事!我已再派甘茂赴蜀了,”目光盯向张仪,“实在不行,还得劳动妹夫!无论如何,蜀不可失!” 张仪淡淡一笑:“第二个呢?” “戎狄。”惠王应道,“就是羌戎。羌戎内乱,是义渠在背后捣鼓。虽说诸部没有一家明言叛我,但也没有一部听我号令!第三个是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