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2 章|燕易王废立生乱 纵约长左右腾挪 (第6/13页)
秦使赴燕、易王颁诏废立太子之事简略述过。 姬雪震惊。 “要是子哙被废,燕国可就……”姬雪没有再说下去。 “是哩,”苏秦应道,“啮桑相会,仪弟也去了。如果不出所料,此番废立当是仪弟弈出的一手棋子。”苦笑,“看来,秦与仪弟之间,真得决出个所以然了。” “唉,”姬雪轻叹,“先生咋能教出你们这般弟子来呢?”看向他,一脸忧色,“咋办呢?若是姬苏改立太子,齐国必然发兵攻燕,燕齐交战,百姓受苦不说,苏子的合纵大业也要受阻!” “秦所虑,倒还不是齐国征伐,是内乱。” “内乱?”姬雪略略吃惊,“你是说子哙?” “不是。是将军子之。” “子之他……”姬雪顿住,目光征询。 “燕王废立是子之讲给苏代的,”苏秦推断,“听袁豹讲,子之是在燕王下诏书的当夜就潜见苏代,要他次日凌晨出城,赶来寻我。这个说明,子之在宫中布有线人,且该线人是燕王的身边人。燕王不喜欢子之,对子之却又不得不顾忌,一是子之长期掌控三军,不少将军仍然听从子之,二是子之的夫人是胡女,背后有胡人。在蓟城宗亲中,经过多年培植,子之有不少势力。这也是燕王为什么罢他兵权却不敢动他的原因。子之与子哙相善,子之甘愿赋闲,是在等候子哙继位。燕王晓得这个,因而对子之严密监管不说,更将子哙派往造阳,将二人强行分开。如果燕王改立,子之出头无望,必然生乱!” “天哪,”姬雪惊道,“子之不是姬鱼,他若生乱,燕国可就……” “是哩,”苏秦点头,“无论如何,燕国不能乱,必须阻止燕王废立!” “怎么阻止?” “盟约!”苏秦应道,“燕王虽然狂妄,内中却是怯懦,此番必是受惑于秦使。只要在下讲明利害,想他不敢背负天下!”略顿,盯住姬雪,“雪儿,前番叮嘱你的事,全都办妥了吗?” “全都布置好了。”想到她与苏秦的爱巢,姬雪脸色微红,“只留一个仅能钻人的出口,今宵木华就是从那个小口里钻进来,说是你回来了!” “从明日始,请木实他们将那个出口完全封上,一丝儿破绽都不可有。先君灵堂也要布置妥当。如果不出所料,宫中马上有人前来盘查!” 姬雪轻轻“嗯”出一声,偎依过来。 天交五更,大地更加昏黑。姬雪在飞刀邹的护送下返回别宫。 苏秦这也打个小盹,于天色大亮起榻,疾驰蓟城。 怕鬼,鬼就来了。 当苏秦在燕宫门外请求觐见时,燕易王目瞪口呆。 “这这这……”燕易王看向纪九儿,“这么快?” 纪九儿也是纳闷。 “快,有请秦使,走西门!” 纪九儿使人跑出西门,请到公子疾。 “苏秦是为废立之事赶回来的!”公子疾一口断定。 “他不是在啮桑吗,这才不到二十日?”燕易王一脸狐疑。 “怕是有人走漏风声了!” 燕易王看向纪九儿。 “不可能!”纪九儿一口否决,“有这能耐的只有子之,可就臣所知,自立诏之日起,子之就未走出过他的草庐院门,天天在家读书,每天日出与申时两个时辰可见他到院中练枪。这是他的老习惯,风雨无阻。期间不曾有任何人到他家中。再说,即使走漏风声,算计日子,也才不足十日,从大梁到蓟城,莫说打个来回,即使单走一趟,怕也要紧赶慢赶!” “在我们秦国,”公子疾淡淡应道,“这点距离,急信一日可到,快马五日足矣。” 纪九儿吧咂几下舌头,猛地一拍脑门:“想起来一事,苏秦胞弟苏代近日不在其家,使人打问,说是到宋地置买货物去了。苏代自来燕地,从未从事货殖往来,为什么偏在此时赶往宋地?” “这么大个事儿,为何不早报?”燕易王责问。 “臣知罪!”纪九儿叩首,“臣也是方才得知,臣盯的只是子之,就……” 燕易王转向公子疾,拱手:“苏秦既然回来了,我们就要应对。如何应对,还请阿叔指点!” “反者,道之动也。”公子疾一连支出数招,“苏子急,王上可以反着来,不急。王上可寻个托辞,佯作生气,推脱几日,看他作何应对。再使人盯住子之,盯住苏子,看他们是否有勾连。如果他们有勾连,不会不见。待那时,王上再拘捕子之,廷见苏秦,看他有何话说!” 易王闭目,消化一时,朝公子疾拱手致谢,转对纪九儿:“传旨给苏子,就说有人言他背信弃义,不利于燕,寡人再也不想见他!” “这个……”纪九儿眨巴几下眼睛,凑近易王,小声嘀咕几句,易王点头,“好吧,就依你,这就办去。” 苏秦在燕宫门外候足两个时辰,仍然未见燕王传召。眼见天色将晚,苏秦正要离开,一辆马车驰至,在宫门处停下,车中走出一人,是燕国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