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0 章|见王叔白云伤感 打盐战楚王暗访 (第9/15页)
来,“我……真的不知道,他……他那样看我,他的眼神,他的头形,还有……他的背影……”哽咽。 屈平伸手,从她手中取下玉佩,放在案上,轻轻握住它。 屈平走后,王叔夫妇与子启、秋果就留在章华台里休闲,白天或垂钓于泽边,或狩猎于苑林,晚上就与宫人逗乐,算是给子启压惊。 第三日上,彭君、射皋君驰至。 “秦人回话了!”射皋君喘息未定,指一下彭君,“是我与彭哥一起谈的!” “咋说?”子启急道。 “说得不错,给出两个解方,一是退钱,若在三十日内全额退款,不收利金,三十日后,按天收取息金。” “其二呢?”子启问。 “用货抵扣。” “啥货?” “巴盐。” “巴盐?”子启笑了,“盐又不能当饭吃,他们已有两眼盐泉,足够吃了,还要这么多盐做啥?” “我说了这事儿,车卫秦说,要巴盐也是没办法呀。他们查阅王禁,凡是贵重的货物皆在受禁之列,不贵重的也没办法抵扣,因为金额实在太大了,选来选去,只有巴盐。” “是张仪提出拿巴盐还吗?”王叔问道。 “是哩。”射皋君点头,“事儿出来后,秦国闹翻了,都在抱怨张大人,说是他挑起这桩事儿的。纵使张大人那条长舌头也是解说不清,被逼无奈,张大人只好立下保书,若是讨不回来这些钱,他拿命顶。唉,没想到这事儿,竟把张大人逼到绝路上了。” “可盐又不是钱哪?”子启挠头皮。 “这个张大人有主意,”射皋君笑了,“听车卫秦说,张大人的盘算是,盐到手后,他组织专人贩往西戎。西戎地盘大,盐是缺物。” “西戎哪有那么多的金子?” “拿盐换马,再拿马换金子,来偿还贵族们的这笔钱!” “啧啧,”子启服气了,竖起拇指,“这人真是个鬼精,主意这么多!要是全都用在生意上,岂不是把天下的钱都赚完了?” 众人皆笑起来,对拿盐巴抵债不再疑虑。 “怎么个抵法?”王叔问道。 “彭哥,你说。”射皋君看向彭君。 “车卫秦提议按现价折算,我没同意。若按现价,咱就亏大了。” “咦?”子启纳闷,“咋个亏大了?” “犁头咱实际收的是三倍价,”彭君扳指头算道,“也就是一个犁头十又五铢,可实际上,犁头才值五铢。按一个犁头换五斤盐算,秦人买的一个犁头当换十五斤盐,岂不是亏大了?” 彭君这么一扳,把大家全都扳晕乎了。 “彭叔,来利索的,你想咋谈哩?”子启急了。 “我的意思是,”彭君不急不慌,“当初犁头是急货,且数量大,因而价格高些,不能按市场价折算。我们好不容易备齐犁头,这又改作盐了。秦人要吃盐,楚人也得吃,这么大的量输往秦国,楚盐必涨,若按现在的价折算,这不合理!” “哎哟,”子启竖起拇指,“还是彭叔厉害!卫秦咋说?” “卫秦让我开价,然后,他再与张大人沟通。我不敢开呀,这来与你们商量。”彭君看向王叔,“一切由二哥定!” 几人看向王叔。 王叔闭目。看眉头,他在思虑。 三人也都静下,等待王叔。 “你们看这样如何?”王叔抬头,“拿巴盐抵扣,这事儿可以定下。至于价格,就按秦人说的,市价!” “二哥?”彭叔急了,“市价一斤才一铢呀!” “为什么一定是一铢呢?”王叔随口反问。 几人没有反应过来,全都愣怔。 最先悟出玄机的倒是子启,一拳震几:“好!” 彭君、射皋皆看向他。 “盐是咱家的,肆店是咱开的,市价也是咱定的,哈哈哈哈,契约一旦签上,还不整死秦人?”子启讲出谜底。 彭君、射皋君这也反应过来,齐竖大拇指。 “可以与他们签约了,要写明市场浮动价。从明日起,各家盐肆暂停售盐。理由嘛,你们自己寻个。”王叔看向子启,“贤侄,你的身体撑得住否?” 子启拍拍胸脯:“棒棒的了!” “几个盐泉,你去盯着。要让巴人加快煮盐。要善待巴人,衣食住各类供应要充足,可以悬点儿赏金,奖勤罚懒,让他们有个奔头。”王叔长叹一声,感慨,“唉,这些年来,咱们欠下巴人不少债呀。” “小侄晓得!” “真没想到,”射皋君按捺不住心头兴奋,“巫咸大神非但救下贤侄性命,这又让巴盐解掉咱一个大难题呢!” “射皋叔说的是,”子启接道,“我们要敬奉巫咸大神!小侄有个想法,巫咸山盐泉是巫咸大神赐给巴人的,今朝转给我们楚人了,这又救下小侄的命,看来,巫咸大神不完全是巴人的神,也是我们楚人的。我们可在各家封地设立巫咸庙,在各家盐肆设巫咸大神的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