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4 章|辞郢都陈轸访友 征北胡苏秦献策 (第8/11页)
狄尚白衣。白狄受制于晋人,东迁至太行山,立中山国;赤狄则散居于吕梁、上党等山地林中,今已四散。北钬就是今朝的林胡、楼烦诸部族了,四处游荡,居无定所,向南,袭我中原列国,向北则入大漠,与漠中胡族交通往来。” 显然,苏秦做足功课了,娓娓道来,将中原之外的胡人家底一一抖落,且理得井井有条,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不过,”苏秦看向赵造,笑道,“赵将军所言,有一点儿在下并不认同,就是胡人是不开化的人。”看向赵雍,“就秦所知,胡人非但开化,且在很多地方是我们华夏之师呢。” “啥?”赵造差点儿跳起来,“胡人是我华夏之师?” “譬如说,我们今天所尚行的胡服与骑射!”苏秦指向在场诸人所穿的胡服。 “那是我们要对付他们!”赵造不服。 “大王倡导胡服,并不完全是对付他们,是不?”苏秦看向赵雍,笑笑,转向赵造,“我有胡服与骑射,战车就不是对手,步卒也不是。当年齐人战胜大魏武卒,用的就是骑卒。就秦所知,那些骑卒穿的严格说来也是胡服,因为通常的战袍是骑不到马上的。如果不出所料,大王所行的胡服,在未来肯定会成为我华夏人的流行服饰,至于骑射,是胡服的必然结果!” 见苏秦如此肯定胡服与骑行,还将之拔到这般高度,赵雍心里美滋滋的,朝苏秦竖个拇指。 “那……”赵造吧咂一下嘴唇,“除开这个,还有什么?” “多去了!”苏秦接道,“就秦所知,我华夏的冶金术,就是从羌人那儿学来的,还有伏羲在演八卦时,依据的是河图与洛书,无论是河图还是洛书,其实也都是由这些胡人传进来的。” “啥?”赵造惊掉下巴。 “你们想想,河出图,洛出书。图与书,一个见于龙马,一个见于神龟,无不是由水里的动物驮过来的。这个说明,此二物,均不是我们本有。” “是拜上天所赐!”赵造叫道。 “你可以说是上天所赐。”苏秦应道,“不过,在谷中时,在下曾向鬼谷先生求问此事……” “鬼谷先生怎么说?”赵雍急不可待了。 “回禀大王,”苏秦拱手,“据先生所解,此二物皆是由西域传来,即由上古的羌人,也就是今天所讲的胡人,传过来的!” “那么远的事,他怎么晓得?”赵造质疑。 “鬼谷先生无所不晓!”苏秦朝鬼谷方向揖个大礼,一脸虔敬。 “就算是,可他们的做派,我就是看不顺!”赵造愤愤不平。 “其实,我们与胡人,只不过是习俗不同。我们种田,食粟;胡人放牧,食rou。种田需要安居,安居就要起房造屋。食rou就要游牧,游牧就是追逐水草。我们安居一方,邻里相处,姻亲相通,惟行礼仪才能和谐息争,而胡人追逐水草,居无定所,皆往水草肥美之地,比拼的是速度与力量,礼仪自然就放到一边了。”苏秦看向赵造,“在我们这儿,笑话胡人不开化,在胡人那儿,一定也笑我们过于酸腐,吃不消我们的繁文褥节!” 众人皆笑。 “在下把话扯远了,这还回到眼前。”苏秦敛起笑,指向图中横卧于大漠南侧的达兰喀喇山系,“乐毅所画的这七十个黑山头,在下是第一次看到,确实震撼。它们自东而西,连绵成线,构成一道天然屏障,实为我华夏诸民所争之地。无论是燕人、赵人还是秦人,得到此山,则国家安定,失去此山,则人民困扰!” 苏秦由远及近,落点却不在人,而在山上,堪称是高瞻远瞩了。 “看来是寡人想低了。”赵雍肃然起敬,朝苏秦拱手,“不瞒苏子,此番征伐二胡,寡人真还没把此山看得这般贵重呢!” “敢问大王所重?”苏秦拱手,反问。 “在过去是,一为胡马,二为胡人,三为胡地。现在该倒过来说,一为胡地,二为胡马,三为胡人。请苏子教我!” “如果是为胡人之地,大王可击杀他们的壮男,将老弱妇孺驱出他们的家园,放逐他们到北方的大漠里听天由命。如果是为二胡之马,大王可将二胡之人斩尽杀绝,抢走他们的土地与财产。如果是为二胡之人,大王可以得到上述所有。”苏秦侃侃言道。 在场所有人都可看出,苏秦给出的明为选择,实则无可选择,因为,但凡尚有一丝理智的人都会选择第三项,何况是赵武灵王。 “请问苏子,”赵雍改过称呼,“赵雍如何方能做到其三,得到二胡之人?” “服其心。” “这……”赵雍苦笑,“苏子或不晓得这些胡人,如果能够服其心,我这还用胡服骑射这般折腾吗?” “敢问大王,胡人是人否?”苏秦盯住他。 “这还用说,胡人当然是人。” “他们有心否?” “是人就有心呀!” “既然有心,大王缘何不能服呢?”苏秦不折不挠。 “唉,”赵雍轻叹一声,“不是说不能服,是没办法服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