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7节 (第4/5页)
起人民,但我们家丫头才多大,满打满才将将十三岁,你现在就往她身上套责任是不是早了点,人观音菩萨往孙猴子头上套紧箍咒之前,还肆意让他玩了许多年,这番国家责任大义跟我面前说说也就算了,别在孩子面前提,孩子以后选什么路,当什么样的人,那是以后她长大后的事,现在她就必须像个正常的孩子一样,有正常的童年,正常的学习,正常的生活,帮忙的事,我那几个大点的侄子都能帮忙,就沅儿不行,她还小,”夏鹤宁这话说的有些不大客气,不说越老,便是其他人脸色都有些不大好,从军从政多年,他们已经习惯这套说辞了,但凡爱国这顶大帽子一罩下来,基本没人敢不接,若是落得个不爱国的名号,你还想在华夏混? 真没想到夏鹤宁会驳斥他们,不过也不算完全反对,人家说了,侄子随便挑,就闺女不行,这算不算是偏心眼啊! 顾元琛也没想到,他家这个便宜岳父会这么难搞,还指着丫头醒前敲定这事呢! 顾爷爷知道夏家三兄弟的本事,要说,以三换一,他也肯的,但是,他肯,他孙子不肯啊,没法,只能继续劝,“宁子,你误会了,我们让沅儿留在京都上学,并不是想往她身上套上什么枷锁,让她来京都上学,也是为她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礁出于岸,流必湍之;鹤立鸡群,鹤比鸡难受,它要承受很多来自群体的压力,咱家孩子太优秀了,在你们镇中学还真很难找到真心同她交好的朋友,你是希望她被一群虚情假意的朋友围着她讨好献媚,还是希望她能交上几个真心朋友,朋友么?贵精不贵多!” 这话算是说到夏鹤宁的心坎里了,但还是犹犹豫豫,一副不舍的样。 “鹤宁,沅儿救过我一命,我年岁长你一些,就壮着脸面管你叫声老弟,你不介意吧,” “不介意,”夏鹤宁有些小沮丧,但他对越念朝印象不错,也愿意被他占便宜叫声老弟。 “宁老弟,我也是当父亲的,就沅儿这事,我以一个当父亲的身份,也说一句,咱孩子生来就是要做人上人的,要让她早早的适应这种环境,孟母三迁为了什么,还不是因为选择良好的环境居住,能让孩子学习的更好,镇上孩子是淳朴,但她们当中有几个能成为沅儿的良师益友?你想过没!你说城里的孩子心眼多,可这也不是什么坏事,你是希望她年龄小,吃点小亏长心眼,还是希望她一直单纯着,以后吃大亏?换句话说,你是想让她当遨游天际的苍鹰,还是让她永远只是那个被长辈庇护的雏鸟,宁老弟,多少孩子因为过分溺爱和娇惯,成为担不起事的象牙塔公主,你想沅儿变成那种人么?” 不想,夏鹤宁觉得自己被说服了,越发沮丧起来,“夏叔,留沅儿在京都上学,也是我的意思,你别急,先听我说,这次我们去山里,我和沅儿都已经筑基,你也是知道的,这次去山里又得了机缘,一下子让沅儿进入筑基中期,就连夏泽都已经练气十层了,老实说,这进阶速度有点太快,我怕他两贪功冒进,修为不稳,就想给他们两找点事做,巩固修为,顺便也想在这几年带着他们历练一番,至于他两平时的修炼场所,我已经安排好了,不会耽误他们练功的,倒是您,尽快将山庄的事处理好,闭关进阶吧!”顾元琛给他传音道。 方方面面都被他考虑到了,夏鹤宁能说啥,只能答应了,他的工作做通后,二老那边不过是几句话的事,倒是夏沅气不过,盘着腿坐在沙发上掉金豆豆,边掉边说,“我不要来京都上学,你们是不是不要我了,想把我送还给童家,” 巴掌大的小脸,那泪珠跟珍珠似的,晶莹剔透,把夏鹤宁心疼的,当场就反悔道,“不来不来,咱不来京都上学,” 好么,一干人劝半天不及她一句话管用,就连夏家二老也动摇了,“要不转学的事,过两年再说吧,” “就是,沅儿还这么小,才下山就将她丢到不熟悉的环境来上学,她哪能受得了,嫌乡村学校教学质量差,就多给她买些辅导书看,也不一定非要来京都上学,清大,京大的高材生好些都是地方学校考上来的,也没瞧见比咱们城里的孩子差哪去,各在人吧,品性好的,在哪都能学好,品性不好的,到哪都能学坏,沅儿是好孩子,在镇上上学也肯定有出息,”顾夫人帮腔道,夏沅来京都上学,她第一个不同意。 夏沅扑到夏鹤宁怀里,搂着他的腰哭闹道,“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