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0节 (第3/4页)
聊了几句,说了说姨娘的好处,她是个直性子人,只要姨娘你对她好,她自然会投桃报李的,更何况姨娘执掌中馈,是祖母的意思,三叔母是个孝顺人,自然是顺着祖母了。” 说完这一句,二人心照不宣地笑了笑,徐氏便拿出夏装选的花样子来给如筝看,如筝根据府里各人喜好又提点了她几句,徐氏便笑着告退,刚一起身,又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对如筝笑到: “说起来,府里的好事还真是一桩接着一桩,大小姐刚刚风光大嫁,三小姐的亲事又近在眼前了呢……”她看在如筝,略带深意地笑了笑:“妾也是刚刚听到风声,说是差不多定下了,许的是夫人娘家,咱们三房姑奶奶的爱子,薛瑾少爷。” 听了她的话,如筝心里一沉,她知道薛氏为了重掌大权,必定会施展一些手段,却没想到她为了夺权,竟然这样仓促地就将如棋推入了薛瑾这个火坑…… 敷衍了几句,将徐氏送出大门,如筝看着静园方向叹了口气,如棋一向是小心翼翼的,就如同她那个通房出身的姨娘一般,谨小慎微地讨着薛氏母女的欢心,不敢行差踏错一步,可到头来,还是成了薛氏内宅争斗的牺牲品…… 即便是没有此次夺权之争,恐怕薛氏也早就想好了要将如棋许给薛瑾了吧,毕竟如婳已经等不及要嫁入国公府了……只是这样一来,如婳顺利出嫁,薛氏还能借cao办如棋婚事的因子夺回掌家大权,倒是个一举两得之策呢。 几日之后,如棋定亲事情尘埃落定,薛氏尚未重掌大权,慈园里传出的一个消息,先搅动了一池春水: 老太君下了慈令,五月初一,阖府到护国寺祈福,意味深长地是,此次老太君是约了苏家太君并子孙同去…… 大家都明白,这便是要给如筝和如婳,商定亲事了。 ☆、156请期(上) 得到初一祈福的消息,如筝回到沁园便准备了起来,既然是两家的聚会,自然也有见亲长的意味,故而衣着不能太素净,也不能太花哨,虽然知道不大可能单独和苏有容说上话,但如筝也还是憧憬着二人的相见,更何况,还能看到数日未见的如柏。 祈福之日前一天的晚间,东西终于收拾停当,如筝看着浣纱她们忙忙碌碌地,自己心里的期许反而沉了些,想了想,她又打开衣箱,从一个小包裹里掏出一物。 玄色的扇套上,艳丽的红梅朵朵绽开,她轻轻打开封口的丝带,从里面掏出那把久违了的折扇,想想第一次拿到这把扇子时的情境,好似还在眼前,又像是过了很久很久了,打开扇子,看着上面那熟悉的字迹,她脑海里突然掠过几次私会时苏有容说的那句“不想走”。 是啊,自己又何尝愿意分离呢,每次的想见,就如同在心上加了一道锁,细细的链子牵着仅仅一街之隔,却又似远隔天边的他。 细算算,离上一次想见,不过是半月有余,却已经让人觉得倍感煎熬了,如筝轻笑着摇摇头,将折扇收起,交给浣纱放在明日贴身带着的物件中,早早上床就寝了。 明日,定要有个好气色,好精神才是啊! 翌日,浣纱早早将如筝唤起,她迷迷糊糊地梳洗完毕,略用了些餐点便任由丫鬟们收拾着,因着天已渐热,如筝没有用粉,但数月来悉心调养的好面色,倒是比任何宫粉都好看,因想到要见国公府的老诰命,如筝特地让环绣给自己梳了一个大方端庄的朝云髻,首饰也不过是一个金玉点翠芙蓉花的分心,和髻侧一个白玉团花的簪子,虽不抢眼却胜在大气端秀,想来是应该是合宜的。 看着精致的发髻,如筝在镜子里对着环绣赞许地点了点头,引得她眯眼笑了。 如筝拿出前次樟木箱子里多出的那对白玉手镯,赏玩了一番才戴上,不大不小正合适,洁白细腻的玉质,一眼看去,真的如同凝脂一般,浣纱细致,此时免不得惊喜到: “小姐,这个镯子真好看,很配小姐的肤色啊,奴婢记得……这是新的?” 如筝欣喜地点点头,却不正面回答,聪明如浣纱,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当下也微微一笑,不再多问。 如筝选了一件徐氏新送来的浅妃色底子暗绣大朵梅的对襟袄,□配着葱白缀秀花鸟纹的马面裙,因着早间天气还有些寒凉,便又加了一件浅藕色绫子宝相花的云肩,浣纱上下打量了她一番,笑到:“小姐今天真精神,国公府的老夫人看到小姐,还不定得喜欢成什么样子呢。” 听她这么说,如筝略带嗔怪地瞪了她一眼,又忍不住笑了,浣纱自下去准备东西,如筝又整理了一□上,思绪忍不住回到了从前: 她印象里的老国公和老夫人,是一对十分慈和的老人,老国公也是因军功受封,据说年轻时也是一员骁将,到了暮年却乐得做个撒手家翁,成日里不过是盼着家里添丁进口,国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