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雨霁一乍欢喜起,转瞬又落层云中 (第2/3页)
解释之时,自己也有如此一番疑问的,只是她尊重青川,既然青川选择不说,她也会装着相信,不去追问。 “这我也不是很清楚,估计是因为青川年轻气盛一时没忍住吧!”叶寒笑着敷衍着,其实昨夜听见青川的解释时她心里也有如此一问,只是见青川不愿说她也不好追问,只好就此作罢,等青川日后想说时再问吧! 外面天色又落了几分,想着下学时间,叶寒再也不能耽搁下去了,就连忙告辞,抱着雪姜礼盒出了门往劝学堂走去。 劝学堂分为前院和后院两部分,前院是专门读书的学堂,莘莘学子苦学之地,后院是私人住所,朱老夫子一家都住在那里。 由于叶寒是女眷,不便出入儒家学堂,所以敲门送拜帖走的是后院。 说起来,这还是叶寒第一次正大光明地进劝学堂,虽然只是个简单后院却书香气甚浓,青树笔直终年不改,庭花娇芳不傲春。以书养人,以书育人,以书传世,这大概就是书香门第的处世原则。 前面家仆带路,叶寒在清静怡人的书院中转悠几道路,便到了后院主堂,堂中早有一老妇人站于席前,等候已久。 家仆行礼回禀:“夫人,贵客带到。” 这就是朱老夫子的夫人,气度果然不凡,虽年华不在,岁月积累出来的涵养修养却是骗不了人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大家风范。 叶寒微微屈腿行礼,“小女叶寒,见过夫人。昨日小弟青川无端对朱老夫子不敬,都是小女子教导无方,今日特来登门赔礼道歉,先生夫人雅量,还望海涵。” 边说着,叶寒双手便边同时敬上礼盒,朱老夫轻声言谢也双手接过交与仆人好生收好,然后又从一旁老婆子手中早备好的回礼接过递与叶寒,微微屈腿垂首还礼,叶寒见状自是连忙推辞又还着礼。虽然她不太懂这个时代的风俗习惯,但最起码的规矩她还是懂的,朱老夫子德高望重,他的夫人又怎会给自己这一无名小卒行礼呢? 没等叶寒想通,朱老夫人就拉着她在席上落座,让人奉上吃食,又和蔼可亲与她说着话,还不时问着她许多问题,而且大半都是跟在江家秦婆婆曾问过的话语。 叶寒安静听着心里却一片纳闷,自己不是来道歉的吗,怎么事情越发走向相亲的地步,难道今天自己的打扮是标准的相亲人士? 这时,朱老夫人继续说着,“叶姑娘一人养着一兄一弟,甚是cao劳,不然老妇出面,为姑娘定下个富贵好人家,日后免受辛劳?”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可惜她这副身体才十五岁,她才不想这么早嫁人,于是委婉拒绝道:“叶寒在这儿谢过夫人好意,可家兄未娶,哪有小妹先嫁之理,而小弟年幼,最是离不了我,终身大事我还是想再推迟几年。还请夫人体谅,莫要怪罪小女子拂了您一片好意。” 朱老夫人一语歉意,怪着自己失礼,“是老妇人唐突了,我一见姑娘甚是亲切,如自家亲孙女,就忍不住为你打算起来,僭越了姑娘家中之事,还请莫要怪罪。” 叶寒本就没有此意,毕竟青川还要在朱老夫子门下就读,她怎敢,而堂前开始传来一阵阵闹哄哄的声音,看着堂外夕阳已在,应该是劝学堂下学了。 朱老夫人瞧出了叶寒眼中透出的心思,于是说道:“前院人潮拥挤,叶姑娘若是想接青川下学,可在后门等候,我叫人去前院报个信,让青川去后门找你。” 想着能避开拥挤早点回家,叶寒便没有推辞,起身谢过再拜别过朱老夫人就又随仆人出了后院,在后门等着青川。 而在叶寒刚出了后院主堂没多久,就见堂中碧色青荷绢花面底的屏风后走出一精神矍铄老人,鹤发童颜,不用说大家也能猜出,这人就是朱启明朱老夫子无疑,只见他深黑色儒服于身,白胡长须,静立于天地,明世间万物,居一隅而避世,知恬淡而静好。 朱老夫子走近扶起发妻,体恤道:“夫人幸苦了!” “又不是什么大事,何谈幸苦。”朱老夫人轻然回笑,见碧色屏风后还有一微深的人影,知朱老夫子还有正事要办,便知趣离开了。夫妻二人年少结发,风雨同舟数十载,这点默契还是有的。 朱老夫人离开后,屏风后藏着的人才慢慢从幽暗的堂后走了出来,容颜绝胜世间少有,即使一脸紧绷透着严肃,也难减其半分容颜。 青川站在屏风中间,看着堂前外空空荡荡的庭院和一地金色夕阳,脸色不改,冷色依旧,只不过从他那双如夜深邃的墨眼中却能看出一丝似烟火炸开的欣然和窃喜。 “夫子,你输了!” 朱老夫子平静拂着长须,不言不语,对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