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荷初露风波起,卷动云海生浪来(下) (第3/4页)
美酒作伴,娇荷碧叶作陪,才不负四月好时节。” 丹蔻领命退去,叶寒朝门边处的江流画,眼睛调皮一眨,江流画立即回了一眼,两人不约而同相视一笑,默契十足。 午宴是安排在偏厅隔壁的长信阁,太守大人萧铮扶着夫人落坐上座,而后客人纷纷入席,叶寒和江流画身份低微,本不能入席而坐,可有萧夫人的吩咐在午宴中才勉强得有一席,但也只能屈坐在宴席下方后三席上,根本就没有人会注意到的地方,而这样的安排对叶寒和江流画来说最好不过,既不会让人留下印象,也能让二人在小角落里落得个自在。 叶寒跟江流画小声交谈着今日上午的战“,恍然一抬眼,措不及防就落在了宁致远从对面投来的浅笑目光里。宴席上客人众多,他居坐在宴席上方,而自己坐在最微末的角落,中间隔了这么远,可不知为何叶寒却很肯定宁致远看着的人就是她。 叶寒被瞧着有些不好意思,连忙垂下眼去,等再抬头时,宁致远早已在一片觥筹交错之中,偶尔与她的会心一笑,只有彼此二人才能懂得明了,当然,还有一人。 江流画突然轻推了叶寒一下,眼朝同侧的斜前方望了望,提醒道:“小叶,青川在看你。” 青川? 顺着江流画的目光望去,正坐在宁致远对面的不正是青川吗? 叶寒这才想起青川会随朱老夫子一同出席太守夫人寿宴,而自己刚才只顾着看宁致远居然把她差点给忘了,真是见色忘弟,罪过罪过呀! 叶寒冲着青川抱歉一笑,然后收回眼来轻声怪着江流画怎么不提前告诉她,却被江流画膈噎一声,“你心都飞到对面去了,我怎么告诉你。” 这时,寿宴算是正式进入高潮,当雾怜让人把锦绣屏风抬上来时,刚才震惊的画面再一次上演,然后席上的文人墨客纷纷诗心大动,作诗赞美起来。 这其中要属朱老夫子和宁致远才华横溢,最为让人期待,纷纷洗耳恭听,而朱老夫子以年岁渐长为由头,让自己的关门弟子青川替他作诗,而宁致远其后。 这云州城内谁不知名满天下的朱启明朱老夫子今年收了一容颜出众的弟子,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其中更有不少名门少女大胆到明送秋波,只是这才华似宝珠未曾展现过,众人不免有所怀疑。 青川今日只身着一袭简单的云白青竹袍衫,可却是难掩的气度华贵,让叶寒也不由心下一惊,什么时候开始青川已经长成了翩翩少年风流十足了。 师父有命,青川自是立即应下,那双如夜深邃的墨眼看似投向了那扇锦绣屏风,可不知为何却不时落在自己身上,生起一阵灼热,久久也不消散。 不一会儿,只听宴会中少年清朗的声音慢慢响起,如四月间的清溪轻轻掠过指尖,惊起一阵涟漪: 金丝线,红袖手,春闺梦里最是多愁。东风望,蹙眉描,一纸花钿,欢喜如昨,清泪悄落是离愁。 红绸喜,欢情薄,金戈铁马乱尽山河。狼烟起,吴钩弃,西望沧河,白骨成山,犹是春闺梦里人。 上阙写愁诉尽闺怨,虽词好意达,但终有些小家子气,不过这对一只有十二岁的幼童来说,有此才情已是罕见。众人都是年长其几轮的饱读之辈,也不好苛求太过,毕竟还要顾及朱老夫子的颜面,于是静听其下。然而当下阕一出,似疾风骤转,意境陡然升高,春闺怨对山河悲,梦里人成白骨魂,添得深闺愁怨深无许,更衬得山河破碎黎民泪,都是一个“苦”! 本是一场欢喜寿宴,一词落下,面面无声,独添得几多惆怅,竟还有几声轻啜哭泣飘荡其中,不知来处,不知归处,说着新愁。 萧铮轻拭去雾怜低落的愁绪,心里也落有几分感同身受,“沧河白骨,春闺梦里人!看不出叶公子有如此忧国忧民之心,只可惜北齐边境不宁,以后褚为首的邻国频频作乱,朝廷无视国土沦丧,百姓作苦,沧河白骨,不知每年又添几重山。” 人都是善忘的动物,落下几滴眼泪,轻泣几声哭音,转眼之间什么都没留下,午宴的热闹重聚,觥筹交错,一种荒诞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