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节 (第6/6页)
“那谁来接替爹爹的衣钵呢?爹爹好可怜哦,弟弟都被儿子我拐去读书了。”正好卫安带着桐哥儿进了泊静斋,团哥儿听到桐哥儿的话,看着父亲有些为难的神色,用玩笑话引开桐哥儿的注意。 “爹爹的衣钵是什么意思啊?”桐哥儿不理解的问到。 “爹爹的衣钵简单来说就是这个侯府啊,你不要现在看着这只是个房子,这里面还住着很多的人,这里面的人呢又要和很多人打交道,然后用很多的阅历来让侯府变得更好,而这些阅历呢可不是只有读书这么简单哦。”团哥儿换个方法告诉桐哥儿,其实团哥儿自己也很纠结,桐哥儿还是一张完完全全的白纸,家里的人都把他保护的很好,所以他有些单纯,不明白什么事现实。 “哇,好复杂的样子啊。”桐哥儿听了大哥的解释崇拜的看着卫安,卫安笑着摸着桐哥儿的头,几个儿子里,只有这个嫡子可以说是自己一手带大的,感情最特别。 “等桐哥儿长大了,爹爹就会教你更多的东西,到时候你就会喜欢上爹爹的衣钵,就想哥哥们喜欢看书一样。”团哥儿继续诱导着桐哥儿。 “桐哥儿会继续努力,让自己快快进步,等桐哥儿长大了,一定不会让父亲失望的。”桐哥儿坚定的说着,让卫安心里不禁流进一丝暖意,也许让钟语退出桐哥儿的世界是对的,等他可以分清是非黑白之后,再来判断自己如今做的是对是错吧,想到这里卫安不禁轻轻的叹了口气。 作者有话要说: ☆、卫安提前结束戍边 第三十七章卫安提前结束戍边 “微臣卫安参见陛下。”御书房里,皇上把人都遣走了,准备单独和卫安谈谈。 “爱卿平身,爱卿辛苦了,家里一切都还好吗?”皇上沉默了一会儿,问着卫安。 “卫安惶恐,长期戍守边疆,以致忽略了对孩子的教导,私心里以为家里父亲母亲身子还强健,却忘记了体贴他们两位老人家了,以致出现了如今的局面,害了孩子。”卫安明白皇上经过四皇子后,更加看重嫡庶之别,念姐儿这个事情确实影响不好。 “你人还没有回京的时候,参奏你的奏章差点没淹了朕的御书房!”皇上突然语出严厉,“不过朕也明白你的难处,知道你不忍心让孩子们跟着你在北疆吃苦,所以才出了这样的差错,皇后听了这件事,也经常和朕说着,毕竟如今朕算是卫爱卿的舅舅。”皇上虽然对卫家有些忌惮,可是纵观卫家这么多年、这么多代下来,对陈朝还算忠心,且自己最心疼的儿子也确实需要像卫家这样的助力,所以不得不让卫家重视仁杞的地位,来为宁王寻找纯臣。 “谢陛下体谅,微臣过几日就亲自把夫人送去西郊别庄,让她好好休养身体,别为了家里的那些杂事耽误了休养的时机,那里气候温暖也适宜养病。”卫安偷偷看着陛下的神情,说出来。 “这都是你的家事,只要别再让朕听到什么有失人和的消息就行了。”皇上挥挥手,让卫安打住这个话头。“虽然你不在,不过你家的几个小子,在京里的名气可不算小,各个都很有才干。前几天宁王那孩子还跟朕说,你家里的小三可以半个时辰用算盘算出他府上的所有开支且不出错误,还跟朕开玩笑说这么好的户部尚书要朕给他留着,朕可不禁记住了,而且还答应了,卫爱卿不能不重视啊。”皇上感慨一句,自从宁王参与了反腐的事情后,每个月定期把府里的账目交给皇上过目,让皇上明白自己的决心,也在皇上心中搏得了一些好感。 “多谢陛下夸奖,微臣会督促那些小子们,更加进步,争取能早日为陛下办事,办好事。”卫安赶紧跪下行礼感谢皇上的夸奖。 “朕明白你的忠心,你在北疆做的很好,既然这次回来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那后面就不要再离家如此远了,北疆的戍边朕就准你提前结束了,朕听皇后说你的母亲好像要过寿了,那就好好休息几个月,然后和京郊江北军营的巫将军换换岗,好好守卫京中的安全吧,顺便尽尽孝心。” “微臣谢陛下恩典,微臣告退。”卫安行礼退出了御书房。 在出宫门的时候遇到了国舅大人,和国舅爷聊了聊天,简单的听国舅爷说了说京里的情况,让卫安受益匪浅,国舅没有多说其他的话,只说大家是一家人,就分开一个去见皇上,一个回家去了。 “二夫人,前院刚刚传来消息,说是侯爷戍边提前结束了,以后会常在京城的。”李嬷嬷笑着对仁杞说道。 “夫人什么时候走?”仁杞听了之后,还是觉得自己比较关心这个问题。 “夫人过几日就走了,走之前把念姐儿的事情处理好,侯爷这几日一直为着念姐儿的态度生气,直说要关进家庙里。”白薇悄声说着消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