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不平(封妖的灯火投胎了)_第1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2节 (第2/3页)

当这恶人,问:“聂然,你这话怎么讲?难不成还想带我们去,分给我们不成?你有什么条件?”他怀疑聂然是想请他们帮忙对付驭兽门。

    聂然说:“我不让你们跟着去,你们也会偷偷地跟着去,是不是?何必遮遮掩掩偷偷摸摸的呢。你们要跟着可以,但是,说好了,不准沾包赖,别跟那些死不要脸走哪赖哪的赖皮鬼似的。”

    她这话让很多人挂不住脸,这怎么说话的呢?

    白登锋拱手,说:“聂然小友,据我所知,你所挖出来的起死回生药是以精气血rou为食生长而成的。南市白狼堂底下的那株,可是害人无数。”

    聂然说:“害不害人的,又不是我干的。况且,那东西害人,挖出来吃了它,以后没有了就不害人了。你们要去的,找我师婆报名,明天我们就出发。”

    那年轻人问:“为何找你师婆报名?”

    聂然理直气壮:“我师婆德高望重名头大脾气坏,让她帮我把关,不行吗?”她说完,叫上杨雪岭便往停车的地方去。

    这正走着呢,突然呼啦啦地围过来一大群人,“把起死回生药交出来。”

    刚出洞窟出来的众人齐齐无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还什么猫猫狗狗都出来了。

    一旁的山林里,忽然有一阵刮起一阵迷雾,雾又散开,狗哥、乌鳢还着一群能够化成人形的妖怪出现。一群妖怪飞快跑下来,跟刚才那伙人呈对峙之势。

    狗哥对聂然说:“交给我们。”

    聂然没好气地瞪向狗哥:你们又来掺合什么?

    狗哥把聂然叫到一旁,在她的耳边轻声说:“教主在电话里不方便说,他让我告诉你,秦岭有座战国时期的古墓。那时候百家争鸣,方士也多,又流行厚葬,贵族们为了长生不老,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这玩意儿,就是那时候培育出来的。山神奶奶当初被抓进大瑶村封妖窟,教主不确定她是在巴山还是秦岭,只是翻地三尺地找。封妖窟和墓,那都是挑风水宝xue钻,于是……就遇上了。那次跟他一起的,就有阿虎他们。他怀疑阿虎偷偷带了种子出来。”

    聂然问:“他们是谁?”

    狗哥说:“都已经死了好几百年了。”他把一份手绘的地图打印件递给聂然,说:“老爷子凭记忆画的,深山老林子不好认清位置,于是有几个显著标记,给你标出来了。”

    聂然满脸怀疑地看着狗哥,怀疑爷爷在给自己挖坑。她打开面前的a4纸,一眼看到上面的图,无语,问:“这怎么找?”抽象画还是概念话?几座拱起来的山锋,再加一些波浪表示湖,还有一座飞瀑布对吧,竖起来的波浪嘛,看画画的位置,应该是在山腰,因为山锋不是仰望的嘛。可那么大的山,去哪找这么几个地方?

    她跑去把杨雪岭叫过来了,将图纸给她,“师父,你能看得懂吗?”

    杨雪岭扫了眼,“老蛄子岭嘛,就在驭兽门旁边,那地方闹鬼,还有妖怪植物。”

    聂然震惊了,“师父,你怎么看出来具体地方的?这画得个什么鬼哟,你竟然认识。山都不是长得一样的吗?你怎么知道是老蛄子岭的?”

    杨雪岭也震惊了,“谁告诉你山都是一样的?天下没有任何两座相同的山,就如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山形、走势、气脉、土壤、岩层、生长的植物、动物,那都不一样好不好?”她指向图纸,说:“这么好认的七星伴流水,还有一条龙吐水,要把它认出来不是一眼看明白的吗?”

    师父俩齐齐望着对方,表情都很震惊且呆滞。

    狗哥也震惊了:“有必要嚷这么大声吗?”聋子都听见了。

    聂然告诉杨雪岭:“我爷爷说这里还有腐尸花,锦毛虎是从这地方把腐尸花种子带出来的。”

    杨雪岭二话不说,把图纸啪地一声塞回到聂然的怀里,说:“你自己去吧。”

    聂然说:“你是我师父,我还未成年,你让我自己去?”

    杨雪岭忽然觉得,这哪是收的徒弟呀,这是收了个祖宗。她想了想,说:“从长计议。”又回头看向从山洞里跟出来的那些人,阵阵无语。

    如果腐尸花真是从蛄子岭里出来的,这些人去,基本上就是个炮灰命。自己这徒弟,也是够坑的。她大概能猜到聂然的用意,以起死回生药为饵,诱这些人去打驭兽门救百万。

    她略作思量,将地图拿去给了白登锋,说:“金犬从翼蛇那里得来的,地方应该是没错。蛄子岭我曾去过,那地方的磁场非常特殊,罗盘失失,迷障重重,植物会吸血,极为怪异。看地型,像是有古墓,但凶险得不像是正常的墓。”

    白登锋捏着手里的纸,宛若捏着guntang的山芋,手都颤抖了。他说:“这等重要的物什,你……你们就这样昭然公布于世?”

    杨雪岭说:“这等危险之地,诸位高人自行前往吧,我失陪。”她忽地心念一动,叫道:“麒麟镇煞!”

    一旁的众人也听明白了,那地方极为凶险,轻易前往必然是有死无生。遵循万物相生相克的道理,麒麟镇煞,正好针对那样的境地。

    人群中,当即便有人小声议论,“苟不同这次怕是给人作嫁了。”

    另一个说:“我听说他已经带着人赶去了,或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