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2节 (第3/5页)
墨家军也急需要扩张地盘。 “如今西陵和大楚开战还不到两个月,单从飞鸿关涌入西北的百姓就达到了三十万人。战争持续下去,难民只会越来越多。这样的情形下去,最多在过两个月,咱们就必须关闭飞鸿关了。西北养不起那么多人。”宽阔的大书房里,一脸肃然的周煜恭声禀告道。时隔数年,当初刚刚来到西北不久就被墨修尧委以重任的周煜已经是定王府里文官中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了。汝阳改名璃城之后,周煜继续连任璃城太守,这几年璃城民生安定,百姓乐居乐业,外来的商户也越来越痛都要归功于周煜的治理有方。 其他人脸色也有些凝重,短短一个多月只飞鸿关就涌入了三十多万人,更不用说还有从别的地方进入西北的难民总数只怕已经超过五十万了。要知道,几十万人可不是随便给个地方落脚就可以了。要吃要喝,还好现在不是冬天不然的话还有穿衣和住房等等问题。更不能让他们大面积的被饿死病死,先不说道义的问题,单只是这么多人若是病死了现在正是夏天极有可能会引起瘟疫就不得不让人小心翼翼的对待了。 “如果锁关的话,极有可能会引起难民的民愤,到时候……”坐在一边的徐鸿彦皱眉道。自从大楚开战之后,原本还逍遥的他和徐鸿羽都回来了。虽然没有人说出来,但是大家心里都明白,很快定王就将要起兵出征了。 墨修尧靠在椅子里,一只手撑着额头沉默的听着下面的人们各抒己见。等到他们说完了才问道:“尽量安置那些难民。但是…本王不想看到那些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人留在西北。还有那些心怀叵测的各方的间谍,细作,本王也同样不想看到。这事儿…卫蔺,墨华,交给你们去办?”卫蔺和墨华上前齐声道:“王爷请放心,属下定不辜负王爷信任!” 墨修尧点点头道:“你们办事本王放心,不过…行事小心,不要弄出什么民变来了。鸿彦先生,此事还有劳你指点他们一些。” 徐鸿彦点头应承下来,道:“在下分所应当,王爷放心便是。” 周煜微微皱眉,问道:“王爷,如果难民一直不断的涌入西北境内,咱们的存量只怕支撑不到明年。”更何况,王爷还打算要出兵。大军出征粮草更是万万不能短缺的。若是不及早预防,只怕今年冬天西北会出现不少百姓饿死的局面。 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叶璃轻声道:“如果合理运用,支撑到明年或许问题不大。徐四公子和五公子在北边这几年收成颇佳,这几年我们也一直注意储备粮食。另外,去年徐四公子趁机来信禀告过,从西南引入了一种叫做山芋的作物。产量是普通作物的三到五倍,适用于充饥并且不择土壤生长。今年开春就试种过一季,收成颇丰。这种山芋对种植的土地并不挑剔,十分贫瘠的土地甚至沙地中都能生长。徐四公子的意思是趁着现在还可以大量开垦土地再种植一季。这其中…需要大量的人力……” 周煜闻言,面上一喜。他也不是铁石心肠如果可以自然也愿意收容那些逃难的百姓,笑道:“如此,王妃的意思是要这些难民开垦荒山?” 叶璃点头,同时还是提醒道不能大肆的砍伐树林等等。这个时代的人并不重视这些问题,也不会遇到这些问题。但是叶璃却明白一旦为了重地大肆砍伐树林树林,以后西北本就不算好的气候只会变得越来越差。 底下有人还是有些担忧的问道:“就算过了今年,以后又该如何是好?”西北只有这么大,这场仗却不知要打多少年。而难民只会越来越多,粮食的收成却总是有一个量的。 墨修尧微微挑眉,对上徐清尘似笑非笑的脸。人确实会越来越多,但是…西北的土地也不会永远只有这么大的。何况,等到这些难民发现西北的接纳能力已经超过承受范围的时候,他们自己就会离开。 议完了事,遣退了众人。书房里只留下墨修尧叶璃和徐清尘徐鸿羽四人。 徐鸿羽看看墨修尧沉声问道:“王爷可是已经决定好出兵之日了?” 墨修尧点头,虽然墨家军是在暗中准备但是也不能拖得太久了。拖得太久若是被外人发现了可就失去了给西陵大军突然一击的机会,“西北就麻烦大哥和舅舅了。”墨修尧沉声道。 徐鸿羽微微皱眉,看着叶璃道:“璃儿也要去?” 叶璃点头微笑道:“是,有劳舅舅了。” 徐鸿羽有些不赞成的看着叶璃,虽然知道外甥女儿武艺非凡,但是到底是自己唯一的meimei留下的独苗,徐鸿羽对几个儿子侄子不假辞色,甚至对侄孙徐知睿徐知睿和墨小宝都能严厉,但是对叶璃却总是放心不下的。叶璃笑道:“舅舅不用担心璃儿,外公也同意了。” 闻言,徐鸿羽有些意外。比起对璃儿的疼*父亲与自己也不遑多让,怎么会同意璃儿跑到那么危险的战场上去。想了想,徐鸿羽虽然想不明白却也知道父亲既然这么做自然有他的原因,只想着回头去书院向父亲问个明白,却也不再阻拦叶璃,轻叹了一声道:“也罢,你自己千万小心。” “璃儿知道,舅舅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