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铁血佣兵_第33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6节 (第3/4页)

所致,还有就是一些皇协军和地痞流氓的趁火打劫,“那就好”把手中的电报揉成纸团,赵志只是淡淡的回应了一句,章丘百姓的伤亡沒有超过千人,这已经是最好的答案,赵志悬着的心也总算是落了地。

    伤及无辜在赵志这里是不存在的,为了达到战争目的就势必会出现牺牲,早在赵志把目光锁定在胶东之前,他所掌控的游击队便早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劝告过那些百姓们撤往偏僻的地方去,打仗的目的是为了把曰军从中国赶出去,赵志不可能为了一些脑子转不过筋只想着看守祖业的百姓就放弃大好局面,如果赵志为了他们就放弃对山东曰伪军的持续打击,那他对不起的便是集结在胶东的74军和聊城的那30万后备军。

    “现在还不是我们停手的时候,趁着冈村宁次晕倒进了医院,我们还要加大对济南周边的奔袭力度,争取把冈村宁次彻底气的住了院才好。”地图上早已经被赵志密密麻麻标注了很多的圈点,这些都是未來几天里的奔袭目标,尤其是莱芜更是被赵志大大的画了个红圈。

    “博远,你这是想打莱芜,咱们的兵力可不大够用啊。”潜伏在济南曰军司令部的军统内线已经传出了情报,说是冈村宁次已经调派了部队去偷袭诸城,74军的部队都在滨州、德州一线布防寻机清剿曰伪军部队,现在驻防在诸城的便只是赵志手下的几万缅甸部队,赵志把莱芜做了重点标记,莫非是想打莱芜的主意。

    “莱芜只是个小地方,用不了太多的部队,再说我对莱芜沒什么兴趣,只是想给冈村宁次多增加一些压力,要不咋把那老小子逼疯。”身边的人太多,赵志对王耀武并沒有说实话,事实上在他摊开这张地图的同时,从诸城出发的2万缅甸部队已经西进至诸城和莱芜之间的沙沟镇布防,沙沟镇距离沂水很近,赵志打算把迎击曰伪军的战场就摆在沙沟镇和沂水之间的高桥镇,诸城南面的五莲县已经被缅甸部队攻占。

    “这里才是我们的目标”赵志的手指点在了邢台和衡水的位置上,这两地都是赵志收缩兵力时有意留给曰军的,赵志在这两地布置了数量不菲的游击武装潜伏待命,“我们在邢台和衡水都有内应,邢台交给我们在邯郸的部队去打,衡水由你们的58师主攻,只要这两地被我们重新夺回,冈村宁次只能选择带队南下,否则等我们拿下莱芜和泰安之后,冈村宁次就是死鱼一条。”

    赵志说的可不是大话,那30万后备军就在聊城,赵志手下走海陆登陆胶东的犹太部队已经超过2万众,用这些兵力拿下泰安和莱芜根本不是问題,赵志已经打算要和冈村宁次死磕了,“从缅甸北上的20万缅甸部队已经赶到阳泉休整,如此我们可以调动的兵力便达到70多万,加上你们[***]几个战区部队的策应,我打算和冈村宁次打几场硬碰硬的大仗,争取把冈村宁次的兵力给消耗掉一部分,足以令曰军伤筋动骨的一部分。”

    赵志要打大仗的想法令指挥部里的军官们來了精神,不过赵志接下來的话却好似劈头浇了他们一头凉水,“我们下一阶段的战术布置还是照旧,怎么打是你们自己的事,指挥部不干涉,只有一点要牢牢记住,缅甸部队为主你们为辅,你们的任务就是趁曰伪军和缅甸部队纠缠混战的时候,击中力量击溃他们,而不是叫你们带着部队去和曰军硬拼,要学会多动脑子减少自己的伤亡。”

    赵志是想消耗曰军的兵力而不是消耗自家的兵力,如果参战部队的指挥官都像张灵普那样一打仗就人來疯,恐怕换装了美械的74军连济南的边都沒摸着就被曰军团团包围吃个精光,74军在胶东征召了十万后备军,可经过这段时间的紧张训练之后,最后能留在训练营里的不过才5万人,这5万人便是74军的补充兵员,赵志可不想他们在短时间里就全都被消耗在战场上。

    “原定围攻德州和滨州的计划不变,而且我会从胶东多调一些缅甸部队过去帮忙,这样你们74军就能抽调出更多部队去围剿德州和滨州周边地区的曰伪军部队,你们要记住我们的原则,只杀曰本人不杀中国人,皇协军在山东的部队不算少,如果能劝降他们最好,至少可以节省不少我们的弹药消耗。”

    “好了,命令就是这样,大家行动吧。”赵志起身离开,留下王耀武他们大眼瞪小眼,74军虽说是换装了全部的美械装备,可他们还是隶属[***]序列的部队,尤其王耀武他们这些军官更是习惯了[***]开会的那一套东西,习惯了开会时的拖拖拉拉,这是赵志第一次组织雷霆和74军的联席会议,沒想到赵志只几句话便结束了会议,王耀武对此唯有报以苦笑。

    “行了,刚才都听到赵先生的命令了吧,听清楚了就抓紧时间行动吧,我们74军能不能在山东立住脚就看那这一次了。”74军虽说被蒋介石视为虎贲嫡系,可王耀武也是个心高气傲之人,想要在[***]中打出74军的声威,此战是个最好的契机,只要74军能扛得住与冈村宁次所率曰伪军部队的对战, 74军升格为集团军的事情便会成为定局。

    按照赵志的命令,74军的各支部队倾巢出动,王耀武甚至连训练营里的后备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