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3节 (第2/4页)
,对侄子多有照应,但这个前提是他不要捣乱,一旦他和王家女定亲,以后再想把他打趴下,谈何容易! 两位皇子忽然间开始联手抵制平王,但平王一个小孩子,他们若贸然去欺负侄儿,魏景帝也不会答应。二位皇子齐齐把矛头对准了刘家,正好,一封刘家人敛财的证据从天而降。二位皇子虽然知道有人想渔翁得利,但到了这个时候,若是放任不管,背后的渔翁不一定会受损,平王就真的要上位了。 次日早朝,忽然有御史闻风而奏,承恩侯刘家不思国恩,放任子弟贪赃枉法,不堪其位。 这小御史还呈上了证据,说的头头是道。 魏景帝脸色十分难看,他最不希望看到这种场面。他希望皇子们都安安生生的,刘皇后和平王也莫要闹腾,等再过一些年他老了,再定个合格的太子,天下太平,多好,可他们非要闹,这些个儿子,一个都不省心。 魏景帝不想立太子,他自己做过三十年太子,他比谁都清楚,太子是个靶子,而且对皇权也有威胁。没有太子,谁都不希望皇帝死掉,有了太子,皇帝死了就死了,太子继位就是。平王还小,现在立太孙,说不定会有一批牛鬼蛇神缠上来,让小平王渐渐变成傀儡,立庶出皇子,又和他一贯坚持的嫡长继承制相违背。 可他万万没想到,他刚做皇帝没几个月,这些人就忍不住闹了起来。 魏景帝当场呵斥,“先帝尸骨未寒,你们就这般闹腾,如何对得起先帝对你们几十年的恩典!”他的话含糊,没有骂任何一个人,却仿佛又把所有人都骂了。 冯大人立刻出来劝,“陛下息怒,这家族大了,总会有几个不争气的子弟。承恩侯每日谨慎当差,修身养性,忘陛下网开一面。” 这话说的承恩侯脸色变了又变,冯大人看似给他求情,实则是直接把那证据当做实情扣到刘家的头上。 冯大人看了承恩侯一眼,他不希望刘家倒台,更不希望看到一个跋扈的外戚。 魏景帝沉默片刻,忽然转移了话题,“朕听闻,近来关东之地多有灾旱,诸位爱卿多为百姓想一想,我大魏朝才能国泰民安。” 一场闹剧,在魏景帝和冯大人联手压制下,来得快,去的也快。但刘家的事情还是被公之于众,皇帝命承恩侯写了自辩折子,同时把他调离刑部,去礼部做了尚书。 这一调令明升暗降,刘皇后又摔了一套茶盏。礼部尚书看似官阶高,却是个清水衙门,更没有多少实权。 承恩侯调离刑部,寇大郎保住了性命,后查明亏空为上一任官员所留,寇家大郎被释放。但寇家大郎忽然多出许多不明财产,加上寇嫔在宫中一时风头无两,寇家再次被御史台盯上。 寇嫔急了,顺藤摸瓜,找到了莫千户头上。 作者有话要说: 早上好! 感谢在2021-04-24 15:43:22~2021-04-25 14:39: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只璐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3章 赐美人太后出宫 寇嫔就这一个兄弟, 且她的两个孩子还指望弟弟照看,自然不能眼看着弟弟进了监牢。 她本来想去找魏景帝,但她身边的嬷嬷给她提了个醒, “娘娘,您不能总是为这些小事去找陛下。” 寇嫔反驳道,“本宫不找陛下, 谁能帮本宫解决问题呢, 难道指望外头那个死醉鬼不成。” 嬷嬷低声道,“娘娘,老奴说句不中听的话,娘娘本就不是姑娘身子入的宫, 也没有得力的娘家,为何陛下喜欢娘娘, 还不是因为到娘娘这里来能放松,没有人跟他要钱要权,陛下觉得心里轻松,才天天过来。若是为这些小事让陛下烦恼,娘娘得不偿失啊。” 寇嫔犹豫起来, “你说的有道理, 但本宫又不认得什么人, 这事儿能怎么办呢” 嬷嬷道, “娘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