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_第9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5节 (第3/6页)

边控制了武昌。不过武昌的革命党现在已经是强弩势末,传闻只剩下三千余残兵败将,黎元洪要拿下武昌的话应该不成问题!”

    湖北动乱之后,黎元洪的军队和革命党的军队发生大战,不过这一个月里头全国人的眼睛都盯着苏南战事,相反湖北那边却是没什么人关注。主要还是因为那边的规模要小一些,而且湖北的黎元洪和革命党就算再蹦跶,也影响不了全国局势的走向。不过北洋这边却是多少关注着,京汉线的第六师已经前移到信阳,预防湖北发生不测。只要袁世凯愿意的话,他随时都可以派第六师和第九师南下湖北,但是因为有着诸多顾虑而不能付诸实行而已,一个是因为北洋现在在苏南和国民军正打着,实在没啥精力来开辟第二个战场。另外一个就是害怕进攻湖北从而引起安徽黄兴以及云贵唐继饶、广西陆荣廷的警觉,要是他们因为害怕北洋军大举南下而联合起来的话,那么就是个超大的麻烦。

    所以在善后大借款完成之前,在北洋军准备好之前,大规模南下是不现实的。至于苏南战事,那得另外说了。

    这时候,段祺瑞又道:“还有,刚才我们收到一封通电,是云南都督唐继饶发的!”

    “哦,说的什么!”现在中国不管是大小军阀还是什么人,都喜欢有事没事发一封通电,所以唐继饶的通电并没有引起袁世凯的注意。

    段祺瑞道:“大总统请过目!”

    说罢后,就是亲自递上了电文,袁世凯打开电文一看,脸色瞬变,口中道:“他倒是好胃口,想要四川!就不怕崩坏了他的牙!”

    其实雨天我写文有些随意,基本想到那里写哪里,属于瞎扯的那种,有时候觉得扯远了就回过头说几句剧情。我一个人瞎说有时候看起来就会沉闷的很,所以偶尔也会写点传统小说的剧情调节下气氛,比如董白氏和陈敬云这段乱七八糟的感情故事,陈府后院里那些女人们的小心思,兴许以后还会写写名媛、红颜、洋妞、姐妹、母女……嗯,也许会有其中一些,兴许全都有,看以后行文时的感觉了,诸位拭目以待吧!

    第二百二十二章 滇军和四川(一)

    唐继饶近段时间过的很是潇洒,自从蔡锷主动北上之后,身为滇军的第二号人物就是接替了云南都督的职位,一举掌控了滇军大权,并且一上任云南都督后,就是准备大肆扩张滇军。

    滇军在蔡锷时代,就已经进行了陆续扩张,从最开始数千人急速膨胀到三万余人,年初唐继饶率军进入贵州自任贵州都督之后,又将手下的近万部队扩充为两万余,由此虽然目前滇军表面上只有两个师的编制,但是下面有着诸多地方民团、巡防营之类的番号。然而和其他省份不同的是,这些地方民团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团,而是按照正规野战部队的标准来建设的。这点从之前云南购置了大批量武器装备就可以看的出来,那么多的军火绝对不是区区两个师两万人的部队能够消耗得了的。

    蔡锷时代的滇军因为蔡锷的个人因素,蔡锷想要促成和平统一,甚至不惜以身涉险北上任职所以在军队编制上遮遮掩掩,虽然瞒不过诸多实权人士,但是普通民众知道的却是不多的。然而唐继饶一上台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整编部队的番号,之前那些乱七八糟的地方民团一律撤销,重编为正规野战部队。不过这一点上唐继饶并没有和北洋军以及国民军一样采取大规模的师级编制,而是保留了原来的两个正规师编制后,采用了混成旅的编制,建立了第一混成旅、第二混成旅、第三混成旅、第四混成旅、第五混成旅、第六混成旅。除了整编原有部队外,还在准备新建云南第三师,而这个第三师的主体是以会泽稽士兵军官为主,会泽也就是唐继饶的老家,辛亥后,唐继饶在老家会泽的声望如曰中天,当他派人回老家招兵时,参军者踊跃无比,不用多久就已经募满了大量的士兵,而云南第三师的大量军官也和滇军的其他部队一样,以云南讲武堂毕业生为主。

    说北洋军就不能不提保定军校,说起国民军就不能不提福州军校,说起这滇军就不能不提云南讲武学校了。在之前或者现在的各军队中,几乎每一个较大势力的军队都有着自身读力的军校,北洋军有保定军校和陆军大学,国民军有福州军校,而身为国内第三大的军事集团滇军同样有着云南讲学学校。

    不管是前清时代的云南暂编第十九镇还是民国后的滇军,他们当中的主要军官基本都是由云南讲武堂学生充任,这一点尤其是民国后体现的更加清晰。民国后,蔡锷扩张滇军的同时也和陈敬云一样,扩张了云南讲武堂,用于培养各种基层军官,有了这些基层军官才让滇军的扩张有了基础,同时也让滇军和国民军一样,自身培养的军官占据了绝大多数。

    滇军大肆扩军,自然不是为了好玩,更加不会平白无故嫌钱多扩军烧钱玩。不管任何事情都是有着目的姓的,滇军的扩张同样如此。

    而如果此刻看着中国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