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4节 (第6/6页)
的地盘,更是为了增加控制区下民众对国民军的信心,以及要让众多支持国民军的工商阶层一个希望,那就是国民军是有能力也有信心主导中国未来出路的。而对内部也是需要一场胜利,为了这场战争国民军已经付出了太多,几乎整个国民军体系都在为了这场战争运转着,牺牲了那么多的士兵和军官,这些损失国民军内部不可能无视,如果最后苏南战事无果而终的话,那么接下来国民军内部可能就会产生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心思,甚至可能引发对国民军高层将领的不满。 尤其是那些热血的国社党青年们,如果看到国民军战败或者在胜利局面下接受不利和谈的话,那些晕了头的青壮派国社党军官们就敢拔出军刀走上街头,对那些国民军的高层将领施行所谓的清君侧。在他们看来,神话之后的陈敬云是不可能犯错的,而犯错的只能是袁方、沈纲这样的高层将领了。 所以说,国民军不能败,也不能在现在的局面下主动议和。 同样的,北洋军也是差不多如此,甚至情况比国民军更糟糕,袁世凯的统治是维持在北洋军之上的,如果北洋军败了对整个北洋政斧都是一个严重的打击,,而且在没有取得优势之前议和,也会让之前北洋军的诸多努力付之东流,如果不能成功的把国民军打压下去,那么即便议和了,那么未来面对一个长江以南地区出现的庞大势力,袁世凯睡觉都不安稳,更别说统一中国之类的梦想了。 所以,战争必须继续,这场战争必须分出一个胜负来。 所以即便外界纷纷扬扬,甚至在陈敬云都已经接到了英国驻上海领事法磊爵士发来的相关和谈意向的询问后,国民军和北洋军的战争依旧持续着。 南京南城,沈纲指挥的四个师一共三万余大军正有缓慢的一步一步压缩着曹锟所部的防御空间,双方用着子弹和炮弹相互厮杀着,这一次,国民军是进攻方,而曹锟却是防守者。而战争的形势对曹锟是越来越不利,面对国民军的不断猛攻,曹锟属下的部队不断的出现伤亡,而更重要的则是弹药的缺乏。 自从国民军警卫师进攻南京北岸开始,曹锟和靳云鹏的部队就已经失去了后方的补给,一直以来都是依靠着库存弹药作战,然而到目前为止,他们失去弹药补给已经长达二十天,原先的一些弹药库存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所以这仗打的是越来越艰难。对此曹锟除了不断收缩兵力外,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向第七师发报,催促他们尽快攻克南京北岸。 面对曹锟的不断催促,冯国璋也是极为郁闷的,尽管袁世凯已经给他临时授权,命令他指挥第七师和第二混成旅进攻南京北岸,取得指挥权之后的他却没有半点高兴的理由,因为到目前为止南京北岸依旧没有攻下,甚至在短时间之内都看不到突破国民军防线的迹象。 冯国璋郁闷,那么身为他对手的林成坤就是心急如焚了,国民军司令部为了南京战役的顺利展开,达成重创乃至歼灭曹锟所部的目标,命令林成坤最少也要坚守七天。甚至这一坚守的时限随着南京战事的拖延而进一步增加。 尽管司令部给他派来了第四师下属第四十二团的增援,但是面对北洋军两倍的兵力,这两千多人的增援依旧是严重不足。为了达成长期坚守的目的,警卫师主动放弃了解家庄,随后主力部队撤退到泰山镇,准备进行最后的固守作战。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十二月的一号,北洋军攻克被警卫师放弃的解家庄,得知攻克解家庄之后,不管是袁世凯还是曹锟都是松了一口气,当天袁世凯给冯国璋发电,除了嘉奖前线部队的英勇作战外,并命令冯国璋指挥部队快速突进,彻底攻占南京北岸,恢复对曹锟部队的补给。 可是当北洋军兴冲冲的拿下解家庄后继续南下时,却是发现国民军已经在泰山镇建立了一条全新的防线,当天前锋的一个团就是被打了回来。面对这一情况,冯国璋咬了咬牙,当即就是准备投入主力部队进攻。 而此时,北洋军的伤亡也很大,尤其是第七师的伤亡更多,第七师本来就是新成立的部队,战斗力是不如曹锟第三师和靳云鹏第五师这样的老牌部队的,之前解家庄一战当中,前后损失几近三千人,如果不是有第二混成旅的增援,恐怕都不能逼迫警卫师放弃解家庄了。第二混成旅的损失要小一些,不过一两百人而已。 其实兵力的损失并没有严重影响到北洋军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士气问题。自从冯国璋在泰山镇败了后,可以说是造成了连锁反应,不但让曹锟和靳云鹏、张勋这三个人的部队陷入绝境,也严重影响了其他北洋军的士气,加上之前第七师在解家庄久攻不下,伤亡又大,这士气就更加受创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