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6节 (第2/7页)
样的角色想要受伤或者俘虏那是很困难的,因为哪怕就算败了人家跑的也比普通小兵快的。 出现阵亡和被俘就只能出现在被包围而无法突围的情况下,很不幸,蒋雁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包围俘虏的。 蒋雁行被俘,这事情如果放在平时肯定是一件轰动的大事,但是在十二月十号这一天的南京南城来说,这事和其他发生的大事比起来就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了。 十二月十号夜,已经朝着江边沿岸发动猛烈攻势数天的国民军终于看见了长江的江面,次曰,曹锟亲自接应断后的唐天喜部渡江成功,事后曹锟和冯国璋联名向袁世凯报捷:幸不辱命,第二军上下奋斗已成功渡江反攻南京北岸。 十一号,国民军南岸的主力部队占领南京南城全部地区,同曰泰山镇的警卫师经过事先准备后,顺利撤离泰山镇前线,随后朝着[***]方向转进。 当天,国民军福州舰队下属的海军大量主力舰艇抵达南京江面,对北岸的北洋军进行了大规模的炮击,并和北岸的北洋军重炮团进行激烈炮战。 十二号,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让英国驻上海领事法磊爵士去见陈敬云,询问国民军停战议和相关事宜。 第二百五十三章 战损报告(一) 随着曹锟所部在冯国璋的求援下仓皇渡江北撤,长江以南的苏南地区宣告全部落入国民军控制当中,同样随着北洋军撤回江北,同时也宣示着苏南战事即将告一段落,此时国民军和北洋军隔着长江在南京对持,纵然国民军的警卫师还在南京东部的[***]地区,但是已经无法发挥更大的作用,接应曹锟部渡江后,冯国璋随即派王汝贤的第七师和第二混成旅为主力东进[***],初步交战后国民军司令部命令警卫师进一步东撤,避免无所谓的损失,而后在海军的沿岸掩护下一路沿着刚开始渡江西进南京的路线快速向扬州方向撤退,试图在仪征、扬州一线重新建立稳固防线。 然冯国璋这个时候是憋着一股气,苏南战事的是失败让他遭受了巨大的政治压力,随后最后曹锟所部的渡江北撤是袁世凯亲自准许的,但是作为北洋军在整个苏南战事中的实际指挥官,他对苏南战事的失利是有着的不可推卸的责任的。而为了挽回危局,同时也作为当初主张接应曹锟渡江北撤的理由之一,那就是要把在江北的国民军警卫师给吃掉,所以一接应曹锟渡江成功后,他就是迫不及待的抽调了主力部队准备追击围剿江北的警卫师。 北洋军收复[***]后又一路紧随警卫师其后,进抵仪征扬州一线,面对北洋军的紧追不舍,国民军司令部方面担心已经损失惨重的警卫师会遭到被围歼的命运,就连陈敬云也是极为担心,责令参谋部方面拿出一个可行方案来,最后参谋部方面通过预演,认定南京方向的北洋军主力已经没有力量再一次发动渡江作战,在南京前线继续保持大量的主力部队已经是没有必要的,随后作战司梁训勤和陈仪等参谋部内军官制定了新一轮的调整计划,将集中在南京附近地区的国民军主力部队东调,留下国民军第二师、第七师防备南京附近地区,第一师回师镇江到上海一线,而第四师的主力部队则准备紧急渡江增援扬州方向的警卫师。 不过这个作战计划还没有完成,北洋军的东进部队已经发动了对仪征和扬州的进攻,警卫师不敌,连接丢失仪征等扬州外围重要防线,配属警卫师作战的第四师四十二团损失惨重。而此时,国民军准备调集第四师的主力部队渡江增援还没那么快到呢,于是乎警卫师又是向被赶鸭子一样收缩在扬州主要战线里。 “这几天第二旅打的很不错,可以说大震我军军威!”江北泰山镇内,北洋军第二军的司令部内,曹锟和冯国璋细细交谈着扬州方面的战事。 冯国璋也是一边点头一边道:“这一次,我是要国民军的这个警卫师回不去了!” 曹锟此时却是道:“此事怕是没那么容易,王汝贤不是说国民军已经在扬州开始构筑工事防线了吗,而且从对岸的国民军动向来看,他们的主力部队应该也是开始东调了,极有可能会对扬州进行增援!” 冯国璋听罢也是叹了口气:“对岸的国民军是越来越多了,这两个月来我们少说也打掉了他们两万多人,但是人家却是依旧主力未损,而反看我们?唉,如果我们手中兵力足够的话,再派遣一个师增援扬州方向,说什么也能够拿下来的!” 冯国璋的感叹不是凭空而来的,苏南战事打到现今,双方可谓都是损失惨重,国民军那边的损失到底有多大冯国璋自然是不知道详细数据的,但是通过下属部队的战报而他自己的估计,大体上也能够估计的出来,这前后两个月加起来少说也打掉了国民军两万人。而北洋军自己呢,损失更大。 此时苏南战事当中,北洋军前后一共投入了四个师一个混成旅以及一个重炮团。分别是前期南下作战的北洋军第三师、第五师、第八师。失守江北后紧急从山东、燕京增援而来的第七师、第二旅、重炮团,总兵力高达六万余人,师属中口径火炮一百七十余门,大口径重炮三十余门。 这样大规模的战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