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5节 (第4/6页)
下属的第八师和第九师了。至于警卫师,这支部队太过特殊,它的主要任务不是进行野战,而是保证陈敬云的个人安全,基本上属于陈敬云去那,警卫师也去那的状态,只要陈敬云不去前线,那么这支部队就不可能全师派往前线。 不过变通的方法还是有的,总务司的郭思恒道:“我看,是不是可能仿效杭州之战和广州之战,从警卫师中抽调一部分,组成加强团派往前线增援呢?” 袁方道:“这倒是个方法,既然有了前例,相比司令也是会同意的!就把这个当成备选方案!至于第四军嘛,如果届时只是发动渡江作战,夺取江北的话倒是不用派去。如果要进行北伐的话,那么这个第四军最少也要抽调一个师北上了。” 不管是防御作战还只是短途的迂回渡江夺取江北,这所需要的兵力国民军在苏南地区的兵力已经足够,哪怕紧张一些的话再增派一个警卫师加强团也就差不多了。但是要北伐的话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沿途数千里,沿着铁路北上虽然快速,但是北洋军肯定不会坐以待毙势必会在铁路沿线层层设防,没有优势兵力很难打的上去,另外占据了铁路沿线后,不可能就这么空着不管还得留下部分兵力留守,防止被端了后路,种种加起来,参谋部预计单靠国民军在苏南的五个师是不可能完成这种艰巨任务的,势必要继续增兵才行。 当然了,参谋部讨论的这些作战计划还只是参谋部内部的作战计划,算是前期的准备工作。不但参谋部为了下一场可能到来的战争准备着各种作战计划,后勤部那边更是忙得底朝天,苏南战事中国民军在当地的弹药库存几乎消耗一空,尤其是炮弹更是差不多打光了。战后后勤部是忙着调运弹药以及各种的作战物资囤积到苏南地区,后勤部可不用管到时候是防御作战还是渡江作战又或者是北伐,因为不管是那个计划,都需要大量的弹药以及各种作战物资,而且是只嫌少不嫌多。 第二百八十二章 参谋部会议(二) 为了给苏南地区重新囤积弹药,后勤部早就已经开始限制其他方向的弹药补给,而把大部分弹药都放在了苏南地区上,基本上福州兵工厂下属各工厂的军火弹药一下生产线,就立马装船然后运往上海,然后通过铁路运送到南京、镇江、杭州各重点地区。基于福州兵工厂直属兵工厂的产量不能满足国民军的需求,现在福州兵工厂已经对广东兵工厂进行技术升级,改名为广州兵工厂,主要进行弹药的生产,以及维修枪械。原先的江南制造局和金陵制造局合并为上海兵工厂,上海兵工厂的技术能力要比广州兵工厂好很多,调工设备更新调整和技术升级后,已经建立了一条12式步枪的生产线和相应的弹药生产线,另外之前的江南制造局也是造炮的,说起底蕴来比起福州兵工厂直属的火炮厂还要强一些,不过由于整体规划的需求以及海军极力要求,上海兵工厂已经进行技术更新,主要准备生产海军用炮以及大口径的弹药。 这些兵工厂的全部产量加起来,才能堪堪满足国民军的庞大需求。 “司令,这是参谋部做出的最新计划。”袁方拿着参谋部讨论出来的作战方案递给陈敬云。 陈敬云仔细看过后,抬头道:“看来军队上下同仁还是很乐观的嘛!” 这个作战方案的确是有些乐观了,比如参谋部一致认定,苏南地区现有的五个师已经足以完成防御作战,哪怕北洋军继续增兵一个师也没有问题,要知道想的北洋在津浦线上的各部队已经休整恢复过来来了,毕竟国民军忙着休整的时候人家也没闲着。江北的第五师和第七师然后在加上战事一爆发肯定会南下参加作战的第三师和第二混成旅,届时北洋军在江北地区就会有三个师加一个团的兵力,而北洋军的一个师人数和火炮都要比国民军多的多。国民军五个师加起来也不过五万人左右,而北洋军三个师加上一个混成旅也是五万人出头了。也就是说参谋部认为国民军能够抵御同等数量乃至更多数量北洋军的进攻。 甚至还提出说进行主动渡江作战,实行主动防御姓质的进攻,渡江打击北洋军,而这同样是在不增援的情况下进行。如果说防御作战还好的话,那么主动渡江进攻同等数量的北洋军还能取得大胜,这点连陈敬云自己都有些不太相信的。 袁方道:“请司令放心,参谋部根据上一次和北洋军交战的情况,再综合我军拥有海军舰队和空军的支援,在苏南和江北地区交战的话将会占据极大的优势!” 这说的也算是事实,上次苏南战事中,海军出力甚多,尤其是前期封锁长江,后期对沿岸部队进行火炮支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而这一次参谋部显然也是预想着复制上一次的成功先例了,但是北洋军又不傻,沿岸里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