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_第12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7节 (第2/5页)

继尧的,虽然都是联合的名义,但是唐继尧依靠云贵两省,加上滇军十多万的兵力以及相对安全的地理位置,保持读力姓不成问题,滇军和国民军的联合乃是实际上的利益结合。而桂军呢,对比两者弱小,总兵力不过六万,装备也极差,本来就是面临滇军和国民军的夹击下选择联合,以后要一直保持读力姓就不太可能的,前期可能名义上还会保持现状,但是时间久了肯定是不能的。

    不管如何呢,陆荣廷都是做出了他的选择!

    南京的陈敬云看着手中陆荣廷发来的密电,脸上喜色浮现:“好!陆帅不愧是有魄力,有决断的人!”

    陆荣廷加入到国民军阵营来,那么就代表着南方的三家军阀已经全部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南方军阀联合体系,已经有了实力和北洋体系进行全面对抗。陆荣廷加入进来,更重要的是可以解放出滇军、国民军相当多的一部分兵力,桂军的主力也能够抽出身了,之前这三家对抗用去的兵力就将近十万余,现在联合起来后,这部分的兵力完全可以用于北伐战争。

    六月十二号,陆荣廷发表通电,称陈敬云进驻南京是维护中国稳定的重要举措,对于国家民族而言是大大有利的,同时谴责北洋政斧没有经过国人的同意,更加没有经过国会的批准,就擅自和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大借款条约,并且条约苛刻,不但出卖了国家盐政,更是把国家财政作为抵押,这样已经和卖国无疑,比起当年前清签订的任何一次卖国条约都要来的丧权辱国。

    这封通电的根本用意就是用来公开宣称桂军现在已经加入到国民军阵营当中了,顺便谴责下袁世凯卖国,挑拨舆论。

    北洋也不甘示弱,当即就批判陆荣廷在广西内迫害工商民众,使得广西民不聊生。

    十三号,唐继尧再一次发表通电,而这一次还是把矛头指向了两个月签订的善后大借款,说善后大借款没有经过国会同意,没有经过国人的同意,完全就是袁世凯为了一己私欲而签订的卖国条约。

    同一天,陈敬云发表通电,称之前袁世凯解散国会、驱逐国会议员已经违反了共和精神,严重违背了中国的共和进程,并要求袁世凯两个月内重开国会。

    随后陆荣廷和唐继尧也是陆续跟进,把袁世凯解散国会和善后大借款两事合并到一块说,说来说去就是说袁世凯是卖国贼,读才者。

    明眼人一看,就已经是南方的三大军阀在进行舆论造势了,各地报纸一时间沸沸扬扬,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消息,南北骂战已经正式展开。

    六月二十号,陈敬云再一次发表通电,北洋政斧解散国会、驱逐国会议员的行为已经严重违背了共和精神,中国之共和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而他陈敬云身为一个中国人,是断然不能看到中国之共和就此沉沦的,因此,他决定在南京重立国会,并邀请广大国会议员南下就职,共商国家大计!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那些被驱逐了的国会议员里很多就是赶往南京,不为别的,就为了陈敬云开出的五千元安慰金也得来一趟啊,国会议员现在可是一个职业,当选后年收入不少,在者袁世凯为了不让国会牵制自己,当初一股脑的把国会给解散了,不但把那些原国民党籍的议员给赶走了,就连进步党的那些议员们也给赶出了国会,这让进步党的诸多人士相当不满,尤其是梁启超已经是公开骂袁世凯卖国贼了,浑然没有数个月前两个人勾搭合作的良好气氛。

    现在陈敬云说要在南京重立国会,所以很多人就跑到了南京来,为了他们心中的理想也好,为了陈敬云给的那五千块安慰金也好,总之他们是来了,虽然总人数不多,但是气势却已经是成功的营造了出来!

    北洋军和国民军的诸多动作都是相互牵连,有着先后关系的,北洋军为了剿灭南方诸军阀,袁世凯不就能让国会在一边碍手碍脚,所以他一边骂着国民党叛国,一边解散了国会。同时为了拉拢南方诸军阀,他花费了诸多精力和代价,成功的先后掌控了湖北、湖南,试图扩大势力后增加对国民军的优势。

    然而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袁世凯解散了国会固然没有了牵制,可以让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整军备战以期一扫而平定天下。但是也给了陈敬云一个借口,指责他解散国会违背共和精神,要实现读才统治,现在更是说要在南京重立国会,争取为自己取得大义名分!袁世凯拿下了湖北还好,但是谭延闿也投向了北洋后,却是让陆荣廷终于下定了决心投向国民军阵营当中,这对北洋来说损失是极大的。

    这两方作出的一个个选择一步一步的推动着中国局势的发展,也让中国的局势一天比一天紧张,到现在,陈敬云更是公然宣称要在南京重立国会,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国民军已经是要站在前台,公开组建政斧和北洋正式争夺天下了。

    实际上,这样的结果甚至都在很多人的预料之内,自从去年苏南战事结束后,国人们就一直等着国民军和北洋军那场生死大决战的到来,尽管中间有了皖赣战役这个插曲,但是并没有影响到全国的整体局势,北洋军和国民军依旧是两强之争,也没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