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3节 (第1/6页)
北洋军空军新一轮的飞机招标要求也是引起了英法德几国空军的注意,要知道现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有了成规模的空军对抗,可以说中国方面的飞机战斗经验是列国都没有的,欧洲国家里也只有意大利在1911年的时候进行了小规模的侦查行动而已,而空战,除了中国上空外,其他都没有发生过。 而现在飞机的作用已经逐渐引起了各国的注意力,各国都已经进行了军用飞机的研制,但是之前的主要研制方向还是放在了侦查能力上,现在北洋空军提出了空战能力,所以现在北洋军提出了这样的设计要求列国空军注意并借鉴是很正常的。 甚至在北洋军在没有拿出大批的经费的情况下,各国空军自己就已经事先拔出了研究经费,准备设计类似的飞机,然后交付北洋军使用,他们是准备着把中国当成了飞机试验场,用来检验飞机的实际效果和未来飞机的发展方向了,这种情况很类似历史上的西班牙内战,当时英法德苏联都是被西班牙战场当成了各种新式武器试验场,大量的坦克和飞机被送到了西班牙战场上检验实际作战姓能。 如果说陈敬云给世界带来的最大影响是除了中国局势变动进而造成远东动荡外,那么就是给世界航空界带来的提前革命,各国提前重视飞机的实际作战效用。 尽管刘宝明已经想尽了办法,但是任旧不能够阻止北洋军空军在苏南上空的颓势,在得知了国民军有着专门空战飞机的存在后,北洋军空军的出动次数大大减少,而且有限的侦查行动中也尽量避开国民军空军的巡逻地带,避免飞机被击落。如此一来,北洋军空军能够侦查到的情报就大大减少,使得前线的冯国璋对对面的国民军调动又陷入了一无所知的状态。 “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如此大规模的调动绝对不是正常的军事调动!”冯国璋面对苏南战局面色担忧着。 一边的王汝贤也是忧心忡忡道:“从上海那边来的消息,国民军第三军的第三师和第十一师已经登岸,他们把南方的这两个师调来苏南,肯定是有什么大动作的!” 不管是冯国璋还是王汝贤,都能够通过蛛丝马迹得知国民军近期内军事调动频繁,看样子是准备着一场大动作,而这个大动作很有可能就是渡江北上,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详细情报,冯国璋等人根本就不知道国民军准备怎么样进行渡江作战,更不知道国民军的主动方向是放在那里。 到底是扬州还是南京这两处正面突破,还会和冯国璋自己的计划一样,绕行安徽呢? 这一切冯国璋都不得而知,如此情况下,北洋军的南下计划也就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毕竟现在要是判断不出国民军的主力到底在那里的话,万一北洋军的主力全部都集中到安徽地区,国民军乘虚而入,集结主力从苏南渡江的话,那么很有可能造成被动。为此,冯国璋暂缓了滁州唐天喜第十师进入安徽的计划,并且已经连续给袁世凯发去数封电报,要求尽快派遣第十一师南下,后续第二十师和第二十三师的第二梯队也要尽快准备好。 等下还有一章 第三百三十六章 总攻命令 时间进入八月,长江流域的雨季也终于是在连续了一个多月后慢慢结束,尽管此时部分地区还有绵绵细雨,但是在大范围来说已经不影响大军作战。因为大战一起,那就不是一天两天,甚至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事,而是会连续持续多月的大规模战事,这八月初还会持续的小规模地区雨水已经不会造成双方决战的主要障碍了。 八月一号,刚从上海返回南京召开了扩大会议,这一次的会议不但有军队方面的高级将领参加,还有部分文官高级官员。 巨大的长方桌上,陈敬云身穿一身棕绿色上将礼服坐在主位,而桌上的两侧则是分别坐着大批军政要员们,其中还有唐继尧和陆荣廷的特使。 右手侧的是以袁方为首的军方将领,包括参谋部总长袁方中将,后勤部总长孙广亮中将,装备部总长欧阳天中将,作战司司长陈仪少将,战略司司长陈卫华少将。另外还有第一军军长沈纲中将、第二军军长马成中将,第三军军长李继民中将。这三部总长和参谋部最重要的两个司的司长都来了,而国民军的四大军长中,来了三个,只有远在南昌的林成坤因为距离关系而无法到达。除了这批陆军将领外,海军的海军部总长萨镇冰中将也在,空军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