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_第14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9节 (第4/6页)

大动脉出来,不过现在还只是刚开始进行前期建设,而且和比利时签订的合同中也只包括了前期部分,后续的修筑工作现在还没有决定下来。

    北方地区之所以能够大规模的修筑铁路,这和北方较为平坦的地形有很大关系。而南方地区要想修筑同样一条东西动脉,以上海为起始抵达浙江杭州,再到江西南昌、湖南株洲、湖南怀化、再到贵州的贵阳、云南昆明的话,整个工程的修筑难度比起陇海铁路要高出多倍,其整体的工程费用也会更高。

    中国南方整体上的丘陵多山地形给中国前期的铁路建设带来的困难可不小,这样也就造成了现在的国民军控制区内,并没有太多的铁路,也就是上海到南京的沪宁铁路,上海到杭州的沪杭铁路,以及正在修筑当中的杭州到宁波的杭甬铁路、另外还有几段极小的铁路,比如福建漳州到厦门的漳厦铁路、潮汕铁路、广九铁路(广州香港九龙)等少数路段。根本就没有形成成规模的铁路网,这对于地方发展经济以及军事运输都是极大的不便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陈敬云把注意力转到长久发展的时候,就是把目光投向了铁路方面,不管在什么年代,要发展经济交通肯定是第一位的。

    陈敬云想要修筑粤汉铁路和浙赣铁路的计划也不是什么秘密,他燕井邝自然也知道一些详情。

    而从近期陈敬云频繁召见交通部官员,并时常看关于铁路方面资料的时候,燕井邝就猜测这两条铁路的修筑应该是快要成型了。

    而这一次陈敬云一起召见了交通部总长施肇基和铁路司司长叶恭绰,这透露出来的意思就很明显了。

    燕井邝在外头心里嘀咕猜测着的时候,办公室内的陈敬云坐在沙发上,而他的对面是一面小支板,上面是一副全中国的地图,地图上描绘了诸多蓝线、红线、绿线。这些线条都有着他们各自的含义,比如蓝线为已经建成的铁路线,红色的为正在建设中的铁路先,而绿线的主要内河航线。

    内河运输和铁路运输线爬满了整幅中国地图,从地图上看去就能够对目前整个中国的交通状况有所了解,中原以及北方和东北地区蓝线遍布,显然是铁路网为主,而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则是绿线遍布,显然是以河运为主。在蓝绿交叉中,则是的有着不少的红线,这些都是建设中或者规划中的铁路线,包括陇海铁路,粤汉铁路,浙赣铁路在内。

    在这幅“中国铁路总规划图”中,共和政斧铁路司提出了数大铁路建设计划,第一条就是继续修筑陇海铁路,并且从兰州继续向西北地区延伸,一直到出嘉峪关、到达哈密后再到疆省吐鲁番。第二条极从京张铁路延伸到大同,然后到包头后向北方蒙古延伸,直抵库伦。第三条则是修筑一条南方东西主干线,以计划中的浙赣铁路为基础,然后逐步向西延伸一直到云南昆明。第四条则是续修粤汉铁路,打通京广线这条南北主动脉。

    叶恭绰提出的这个四大干线计划中也包含了一些支线计划,不过主体上还是以这四大干线为基础。他的这个四大干线计划和孙文去年提出来的十万里计划来说简直就是不值一提,当初孙文提出所谓的十万里铁路计划时,根本就是直接拿着地图然后看到哪里有个地名就直接画一条直线上去,根本不去理会其他因素,那一幅建国方略图简直就跟蜘蛛网一样,那些铁路线都是笔直的,而且浑然不管西北部和西南部中国地区的现实,尤其是西北部的荒漠人烟稀少的地区铁路线比繁华的华北和华东还要多。

    按照叶恭绰自己的话说就是:这就是专业和非专业的区别!

    当然了,这幅铁路总规划图中包含的乃是整个中国地区的计划,而且也是初步计划,叶恭绰也明言,他的这个总规划只是根据各地区的经济以及军事目的所做出的初步规划,具体线路还要经过详细的论证,但哪怕是这些干线偏移了数百里,但是任旧具备同样的四大干线姓质。

    北方和西南乃至其他地区现在都不在国民军掌控中,陈敬云想修也修不了那些地方的铁路,现在的他还只是关注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比如粤汉铁路,比如浙赣铁路,另外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想要在福建修筑一条战备铁路,把福州和南昌连接起来,铁路的等级也不用高,只要能够在战时运输后勤物资和部队就可以了,至于商业用途则不在考虑中,虽然这条战备铁路修筑起来后的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