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_第15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6节 (第1/6页)

    最后只剩下了半数残兵急速沿着津浦线南下。

    徐树铮走在被炮火摧毁后的明光内,这些到处都是爆炸后的残墙断瓦,第十一师的士兵们正在打扫战场,一大批身穿棕绿色军服的国民军士兵的尸体被摆在一边,另外一侧还是大批垂头丧气的国民军俘虏蹲在地上,身边自然还有大批的身穿灰色军服的北洋军士兵端着枪看守着。

    “哼!这就是国民军,也不过如此嘛!”徐树铮看着如此场景,心中对国民军的战斗力有些怀疑了,如果国民军都是这个样子的话,那么合肥的曹锟怎么会被击败,甚至还给国民军围歼了一个读力旅,难不成曹锟是故意跑的?

    徐树铮已经是怀疑曹锟是不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故意放弃合肥的了。

    辛亥大军阀403_辛亥大军阀_

    第四百零四章 报喜不报忧

    辛亥大军阀404_辛亥大军阀_

    带着怀疑,徐树铮继续巡视,走到一空地上刚好看见几个军官正在摆弄几门小炮,虽然没见过但是徐树铮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这应该是国民军中所谓的迫击炮了,北洋军和国民军去年就已经交战过了,又历尽了一整年的军事对持,所以对于国民军的编制装备也是熟悉的,知道国民军中的一个师兵力要远小于北洋军,炮兵团也不过三十六门火炮,足足比北洋军的炮兵团少了三分之一。但是他们也知道国民军中还有很多叫迫击炮的小炮。这些小炮虽然射程不远,但是胜在轻便,爆炸的威力也不小,用于至于步兵还是不错的,北洋军虽然也想过装备,但是因为这个武器乃是国民军自造的,外国没有,而北洋军控制了汉阳兵工厂后也尝试过自造,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造出来的迫击炮成本高,姓能差,还不如造山炮呢,所以就么能和国民军一样大规模列装。

    徐树铮对于这种武器是看过外貌的图样,也听过多次,但头一次见到实物,当即上前道:“这个迫击炮怎么样,试过没有?”

    当即一个少校就是回道:“这是我们缴获的迫击炮,足有四门,一大两小,大的应该是八厘米的,小的是六厘米。炮弹也缴获了一些,不过还没试过!”

    徐树铮道:“哦,那就打几发试试!”

    少校道:“卑职们也是有有这个意思,因为方才的战斗中,这种迫击炮可是让我们吃了不小的苦头,我们被打掉的五挺重机枪全都是被这种小炮打掉的,现在正想看看这种小炮到底有诀窍呢。”

    徐树铮一听自家的五挺重机枪都是被这个迫击炮打掉的,当即也是面色疑重起来:“哦,真有这事?”

    旁边的副官也是符合道:“确有此事!”

    徐树铮听到这确认的话,当即对面色就是更加凝重起来,身为一个年轻将领,他并不像那些老派军人那么排斥新式东西,事实上这也和北洋的传统有关,尽管缺乏自造能力而倾向于外购,但是对于武器装备一般都是会选择新式武器,当年庚子事变的时候,武卫军装备可不比八国联军的差,而袁世凯的军队早就开始装备曼利夏了,而曼利夏当年可算是顶尖的先进武器了,后来装备的1888委员会步枪也不算差,装备的曰`本三十年式同样是曰军的现役不浅。而炮兵中的火炮也基本是能够买到的好货色了,比如德国专门外销的1903年式七十五毫米火炮,比如曰`本现役的三十八年式七十五毫米火炮,炮兵的较射气球也是早早的引进了。重机枪的引进更造,早在甲午年间就有手摇式的哈奇开斯重机枪了,曰俄战争中重机枪大放其彩后,袁世凯更是把北洋军的每个镇都配属了二十四挺的重机枪,这个数量已经不比一战之前的各国列强少了。

    轻重机枪的大规模列装最后抵达数百近千挺水平那是在一战爆发以后的事情了。

    如此传统的北洋军自然不会对迫击炮这种新式武器有所排斥,北洋军之所以没有大规模装备那是因为现实限制,一方面是没有外购的途径,外国根本就没有类似产品,就算外国看到了迫击炮的潜力从设计到定型,然后再进行各种测试到量产估计也得一两年以后了,毕竟现在不是战争期间,不可能做到一两个月就完成上诉工作而大规模量产。而自造的话限于技术水平和技术工人的缺乏造成的产能过低,使得北洋军自造迫击炮的话很不划算,毕竟汉阳厂的工人就这么多,经费也就这么多,造了一门迫击炮可就相应的减少了其他军械的产量,加上迫击炮说到底还是新鲜事务,一时间能不能发挥很大的作用还是另外说,所以为了保险期间还是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