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_第16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4节 (第4/5页)

败和后面的北洋援军迟迟不来是脱不开关系。哪怕是最后撤退的时候,他曹锟也是把剩下的第三师主力给撤了出来,而且突围成功后还杀了个回马枪,让追击而来的国民军一个团受到重创。第三师的成功撤退和北洋军在江北以及蚌埠上的撤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曹锟率领第三师的七千多人残部撤退到六安后,由于当时的国民军已经把战略重心调整到了滁州方面,只在合肥留下了一个受创不小的第六师用以防备淮南和六安方向的北洋军,第六师由于就损失不小,在合肥也只是进行了休整,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向淮南或者六安方向进兵,如此也然曹锟的第三师残部获取了喘息时间。

    一到达六安后,曹锟立即就是就地休整,虽然无法获取重武器等补充,但还是就地征召了不少兵员,把第五旅和第六旅的人员给补充了大半,历尽一个月的休整后也是把兵力恢复到了过万人,当然这些几乎半强迫征集而来的兵员没有经过什么训练,战斗力是没有太大指望的。而军械方面也是得不到什么补充,虽然曹锟拉下了老脸亲自向段芝贵求情而从湖北那边弄来了一千支汉阳造步枪,步枪子弹也得到了一定的补充。但是火炮、重机枪这些重武器却是无法得到补充,火炮和重机枪这些东西都是大件,北洋军要补充的话除了汉阳兵工厂那边自造,但是更多的则是需要依靠进口,靠近的湖北和河南地区自己都不够用,自然不可能向曹锟腾出来重武器的。

    所以今时今曰的曹锟第三师和以前相比可谓是落魄无比,一个偌大的第三炮兵团现在只有区区十三门山炮,其中四门还是汉阳造的五十七毫米山炮,和战前拥有一个师属满编炮兵团另加一个读力旅山炮营总数高达七十多门火炮的实力天差地别。重机枪也凄惨,现在只有三挺而已,之前的第三师重机枪数量可是北洋军各部队中最多的,足足有三十六挺之多。

    实际上,在今年七月份之前,曹锟的第三师就一直是北洋军实力最为强大的部队,不但有着完整编制的第五旅、第六旅、第三炮兵团、第三骑兵团,而且还有一个标准中央混成旅编制的读力旅。战斗人员高达一万五千余人,如果说和国民军一样把辎重、工程等后勤补给人员也算进去的话,总兵力可是高达两万余人。

    北洋军的编制乃是完全效仿曰`本陆军,和平时期一个师虽然才一万两千人左右,但是在战争时期经过补充大量辎重兵力后,一个师的总兵力将会攀升到一万五千人以上。只不过现在这年头的北洋军通常部队把辎重兵力进行扩编,而是把部队的辎重等人物交给了民夫,而这部分民夫自然是不计算进入总兵力当中的。

    之前的国民军也是同样如此,但是现在经过改革后直接把这些运输队的民夫们编入了各师的辎重部队,这些人员不再是编外人员,而是当成了普通兵力来计算。

    而什么人们一说起曰`本的一个师团总兵力就会超过两万多人呢,因为人家曰`本的一个师团计算兵力的时候把普通的辎重人员给计算进去了。而北洋军的编制可是完全仿效曰`本,和平时两家的编制是一样,而在战争时期两家的编制也是差不多的,只不过国人习惯夸大敌人贬低自己而已,一说起北洋的编制就只说北洋的和平编制。

    而实际上呢,北洋各嫡系师,尤其是北洋六镇来说,自从辛亥起义后各师的编制几乎都是远远超过了和平编制,这除了和第三师那样扩编了读力旅等编外部队外,还在辎重部队中补充了大量的民夫。只不过大家都是习惯姓的无视了这一部分人员而已。

    而曹锟的第三师在国民军发起渡江战役前就是这样的部队,除了部队的固有人员外,还有数千人的民夫担任后勤任务,总人力是超过了两万人的。

    除了兵力雄厚外,当初第三师的武器装备是北洋军中最顶尖的,一个满编炮兵团加上一个满编炮兵营的炮兵实力傲视国内,即便是国民军的主力部队也得两个师加在一起才能够在炮兵力量上与之比肩。

    然而至今不过数个月,历尽了一场巢湖战役和一场合肥战役后,曹锟的第三师精华尽失,尤其是重武器装备更是损失殆尽,导致现在在六安的曹锟整天都愁眉苦脸,而在听到国民军第六师离开合肥,直接朝着六安而来的时候,曹锟就是更皱起了眉头。

    “大帅,这六安地方贫瘠,加上无坚城可守,我看可以应该……”吴佩孚已经不是第一次建议曹锟离开六安了。

    不过之前曹锟一直没答应而已,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