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5节 (第6/6页)
是实际上桂军现在在湖南的兵力也就一万五千人左右,在长沙前线的部队只有一万人而已。滇军方面一开始派往湖南的是第六军的第十六师、后来又增援派了第十五师下属的一个旅,总兵力也一万多人的样子。 而国民军在湖南呢,第四军下辖第十师、第一混成旅、第二混成旅、第三混成旅、第四混成旅。除了第四混成旅是在九江外,其他部队都在湖南,导致国民军在湖南的兵力达到了两万多人。 实际上,之前的湖南战事中,表面上是三家联合进攻北洋,但是实际上主要的交战都是集中在北洋和国民军之间,桂军和滇军也就是在外围打打下手,对手也是扬善德收编的湖南省陆军,并没有和北洋军主力,也就是扬善德的嫡系部队北洋军第四师交手。 也正是因为作战的主力是国民军,这也就导致当初扬善德率领第四师残部向北撤退的时候,第十师和第二混成旅进行了追击,虽然重创了扬善德残部,但是也因为没有即使进军长沙城内,导致让桂军的第七混成旅进入了长沙的,不止是桂军的第七混成旅,就连滇军的第十六师也是派了一个旅进入长沙。 而且在国民军第十师想要进入长沙的时候,遭遇了他们的抗议。这让国民军的一大群将领们气愤不已,他们可一直在和北洋军主力交战,打生打死之后竟然发现长沙被其他人给占领了,这如何能够让他们咽得下这口气。 更重要的是,这实际上已经不单单关系到一个长沙的归属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湖南归属的问题。长沙为湖南的省府,如果不能实际上控制长沙的话,陈敬云怎么才能够实际上掌控湖南呢。 而以军事实力而言,国民军要夺回长沙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一个第十师就足以拿下长沙,和第一混成旅配合重创桂军和滇军也是极为可能的事情。 但是在军事冲突的背后,陈敬云却是感到了浓厚的危机感。 击败这小部分的桂军和滇军不成问题,但是这同样也代表了国民军和滇军以及桂军分裂,到时候可就不是什么三家联合,甚至可能出现国民军独自对抗全国其他军阀包括北洋,桂军,滇军等所有其他军阀的局面了。 现在正值北伐的紧要关头,陈敬云可不希望自己的后院着火,如果三家联盟真分裂的话,到时候即便桂军和滇军的战斗力低下,但是也会牵扯自己相当多的一部分力量,从而导致自己不能用尽全力的北伐。 这个时候,陈敬云甚至已经是猜测唐继尧和陆荣廷肯定是有了什么秘密协议之类的,甚至说不准都和袁世凯搭上了线,毕竟现在国民军实力大涨,是个人都知道国民军击败了北洋军之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和北洋军之前做做的一样:削藩! 唐继尧和陆荣廷的这种举动也有可能是试探自己,也有可能是为了未来局势进行局部! 陈敬云心中闪过了诸多可能姓,但是哪怕陈敬云真的知道了陆荣廷和唐继尧两个人心怀不轨,但是他依旧没有太好的办法来应对。 要收拾桂军和滇军是肯定的,但绝不是现在! 现在国民军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把北洋给击败了,等获取了中央名义后,才是收拾那些军阀的时候,现在嘛,陈敬云深吸了口气:“老子忍着!” 当天,陈敬云就是给林成坤发电,让林成坤谨慎处理长沙事件,避免造成友军之间的军事冲突。 林成坤虽然心有不甘,但是陈敬云这命令的背后代表着什么他也是清楚的,知道自己要是一时冲动和桂军以及滇军干了起来后,这南方三家联盟也就彻底宣告破裂了。当即就是让第十师暂停进军,然后第四军则是率领下辖部队进行休整,甚至也放弃了当初定下的拿下长沙后第四军主力北上湖北的计划,现在只是派遣了一个第二混成旅去了岳阳,而第十师部署在湘潭,第一混成旅则是在湘江西岸,第三混成旅则是南下衡阳。这摆明了是防备桂军和滇军,同时也是准备着随时跟桂军翻脸。 有了长沙事件这一变故外,陈敬云是深感这个所谓南方联盟的脆弱,而更关键的是北洋军退守湖南之后,桂军和滇军几乎已经退出了和北洋军交战的序列,接下来的南北大战实际上只能由国民军一家承担,桂军是躲在后头消化战果,而滇军继续卯足了劲要拿下四川。 为了防止南方局势进一步恶化,陈敬云觉得有必要在广东方向加强兵力了,光明正大的派兵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采取迂回政策,不直接派兵,但是加强当地部队的实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