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_第17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3节 (第2/5页)

经谋划着将来在南京共和政斧里的争权夺势了。难道他就没有听说过陈敬云和袁世凯不一样,国民军和北洋军也不一样吗。

    滇军和桂军甚至晋军都可以在主动投向国民军后还保持半读力的状态,但是北洋军是绝对不行的,看燕京成为汇集了众多国民军主力来看,人家就没指望过燕京里的北洋军会投降,而且即便不投降人家也不在乎。如果说投降的话,那么接下来军队肯定会被国民军收编的,他段祺瑞还能够保持一支数万人的北洋军才见鬼了。

    但是不得不说段祺瑞的提议很有诱惑力,反正都是准备投向陈敬云了,如果能够带上投名状的话以后曰子自然能过的好一些。再者,曰后段祺瑞就算无法掌控老北洋嫡系,但是陈敬云为了表示过河不拆桥,也不会直接把段祺瑞软禁养着的,说不准也还能继续带兵,哪怕是被架空了但是肯定也会有一定的权力。届时自己在政斧里有了段祺瑞这些老北洋体系的军中将领支持,好歹也能有一份外力。

    想来想去,黎元洪就觉得对自己没有坏处,反正到时候就算段祺瑞不成功也不会影响到黎元洪的已有的实际利益,当即就是道:“如此也好,不过这该如何做呢?”

    段祺瑞道:“老头子病重的消息你应该知道吧!”

    黎元洪点头!

    段祺瑞深吸了口气道:“现在老头子已经到了最后弥留之际,不出意外的话大概就是几天了!”

    听到这个消息,黎元洪也是吓了一跳,他可没有想到过袁世凯竟然快死了,而且就是这几天就要死了,当即道:“真有那么严重?”

    段祺瑞道:“事到如今,我何必骗你,老头子的病情一直都被我和王兄封锁着,就连袁大公子都是不知道的!外人如今只知道老头子病重,但是不知道具体病情!”

    袁世凯的病重不起从去年就已经开始了,期间虽然那进行了保密但还是流传了出来,如今袁世凯病重的消息全中国人都知道,但是外人却不知道袁世凯已经到了最后的弥留之际了。

    “所以我的意思是,趁着最后的机会,先把城中的部队控制住了,等老头子一驾鹤西去,到时候宋卿兄就接任总统位置,然后宣布南北和谈,这样也能让我们这些老家伙保全一些脸面!”

    段祺瑞和黎元洪这一番密谈很快就是传到了陈敬云耳中,对于段祺瑞要投降他并没有太大的意外,北洋这颗大树要倒了,谁也不愿意跟着死不是。

    陈敬云看着手中的报告半天后,才吩咐道:“就让我们给北洋安排一个体会而盛大的葬礼吧!”

    第四百四十八章 ,北洋的葬礼(二)

    四月十四号,国民军第三军下属之第七师攻占石家庄,现在的石家庄还不是后世的那种大城市,实际上就和它的名字一样,在几年前它就是一个小村庄。清末时期修筑了正太铁路,而当时正太铁路的起始点原本是选择在了正定县,再一直延伸到太原,这也是正太铁路这个名称的由来,但是后来为了避免在滹沱河上修桥,就把正太铁路的起始点改到了滹沱河南岸的石家庄,而当时的石家庄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村庄都没有几个人知道,所以就选用了不远处的一个大镇镇名‘振头’为站名。石家庄由此成为了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的交汇点,正太铁路不但给山西带去了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更是让石家庄在短短数年内就从一个小村庄发展为一小型城市,而且还在持续快速发展当中。

    国民军要攻占这里,自然不是因为这座城市有多大,是什么经济重地或者是什么政治要地,国民军要攻占这里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里是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的交汇点,不但是直隶的西南大门,更是进军山西的必经之地,如果国民军要进军山西,最好的方式还是和进军燕京一样,沿着铁路走最方便,也最能发挥国民军大量装备的重火力,不到最后时刻,国民军的一大票将领们可不愿意让自己的部队去爬山。所以‘石家庄这种交通战略要地的就跟徐州一样是必须掌控在手里的。

    而随着石家庄被国民军攻占后,那么就代表着直隶省的京城以南的地区已经全部落入国民军掌控当中,并且国民军除了派出主力部队准备进攻燕京外,更是派出了部队绕过了燕京,向更北的方向前进,除了派遣一团向承德方向进军外,另外还派遣了部队沿着铁路线往东北方向进军,准备抢占山海关。

    眼看着国民军就要把整个直隶给拿下了,而被围困于燕京城内的北洋诸人也是人心惶惶,这两天城外的国民军攻势猛烈,已经是连续拿下了多出北洋军在城外部署的外围阵地。而作为防守主力的袁克定手下的第十三师更是伤亡惨重。

    “他们怎么不派人去增援,难道十四师那群残兵败将连预备队都担任不了吗?”袁克定一听闻自己手下的第十三师下属的一个团在城外被击溃后,竟然连预定的增援都得不到时,更是大发牢搔。

    面对袁克定的怒问,手下的军官们都没敢说话,而袁克定见此也是独自生起了闷气来,虽然他学军事没几个月就被袁世凯给召回了国内,但是回国后他倒也勤奋,自个也是专研起来了军事知识,这大半年下来虽然还经过实际打仗,但是理论水平已经是比起国民军那群只经过了三个月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