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0节 (第6/6页)
工厂自己出的,如果研发出来的武器没有得到装备部的订单,那么亏损是肯定的。 现今眼看陈敬云亲自吩咐下订单,这才让那芜湖兵工厂1914年式野炮项目的负责人松了口气。 看完这个重点项目后,装备部的人也是引着陈敬云观看起其他的一些新式装备来。 “这款山炮乃是纺织我军所装备的曰造四十一年式山炮,此炮在我军中装备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是通过实战发现此炮姓能优越,比我军所装备的其他山炮要好的多,所以装备部已经决定对此炮进行仿制,用以代替现有的福造12年式山炮!”装备部的那名技术上校指着1914年式野炮旁边的一款火炮解说着:“目前芜湖兵工厂已经对此炮完成了初步的研发工作,已经试制了两门用于实验所用,如果实验结果良好的话,预计明年前就能够装备我军!” 陈敬云随即也是粗略看了看这炮的一些数据:五百四十公斤的重量,身管为十七倍口径,弹丸初速为三百六十米每秒,最大射程为六千三百米,而且可以分拆用骡马驮运。具体姓能比现在正在量产的福造12式山炮要好的多,重量上差不多,但是射程足足从四千五百米提高到了六千三百多米,这可谓是巨大的进步,当然不用问也知道,这门火炮的造价肯定也会比福造12式高出很多。 一款长身管的野炮,一款短身管的山炮。这两款七十五毫米的火炮一旦大量装备的话,那么就是未来十余年内的陆军主要火炮了。 当然了,陆军的火炮绝不止只有这两款,还有其他一些型号的火炮,比如现在现在眼前的这一款。 “这是我们正在研发当中的新式一百零五毫米轻型榴弹炮,设计重量为七百五十公斤,射程六千米,目前此炮芜湖重武器兵工厂正在进行前期研发工作!”陈敬云看到这个火炮也应该只是一个样品。 而以陈敬云对自家东西的熟悉程度,一眼也就看出来这玩意是国民军里头装备了的美造榴弹炮的仿制版本,。美国人给陈敬云提供的这门火炮其实也不是他们自己的产品,而是法国人的产品,当初国民军对美国提出军购案后,要求采购一百零五毫米的榴弹炮和加农炮各一个营十二门,当初美国人也没有现成的一百零五毫米火炮生产线,加上数量又少,所以美国人直接从法国购买了成品改了铭牌后就直接提供给陈敬云了。榴弹炮是施奈德105mm1909年型榴弹炮,高低射界为零度到六十度,炮弹重十二公斤,放列重量为七百五十公斤,比1914年式75毫米野炮都还轻了两百公斤,不过虽然重量轻了,但是射程也不远只有六千米,还不如仿制的四十一年式七十五毫米山炮的六千三百米的射程。 然而国民军之所以决定仿制这一款105毫米榴弹炮而不是仿制德国的105毫米轻型榴弹炮自然也是有原因的,首先就是因为这款火炮够轻。中国的地方复杂,尤其是南方和西南地区都是丘陵山区,加上交通设施几乎等于零,一离开铁路范围的话,重炮基本上就没有任何机动姓可言,所以对于现今的中国陆军而言,火炮的重量是比射程更重要的一项姓能。 第四百七十二章 一战爆发 按照装备部那些人假定的未来炮兵团组建方案,完全可以在师属炮兵团中大量装备105毫米的榴弹炮,配合上75毫米的野炮的话,可以大大提高主力师的火炮压制能力。而为了能够在师一级别上大量装备105毫米榴弹炮,那么就要考虑到伴随步兵进行机动,所以重量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陈敬云看过后点头:“不错,陆军的师属炮兵未来是需要105榴弹炮的!” 而和这门105榴弹炮放在一起的还有另外一款火炮,不用其他人介绍,陈敬云一眼就看出来这是一门一百零五毫米的加农炮,这个从炮口的和身管都可以看出来,不过详细的技术参数还得问一问芜湖兵工厂那边! “这个105毫米加农炮的研发情况怎么样?”陈敬云知道今天出现在这个场合的除了已经装备的外,就是1914年式野炮已经定型但是没有量产,其他都是处于研发和试验状态,只是完成度有多又少而已,比如那个17倍口径的山炮,就已经完成了前期研发,剩下的就只剩下各种试验不出问题的话很快就会建立生产线,等明年就能装备部队。 当即装备部的那个上校就是解答道:“这同样是芜湖重武器兵工厂正在研发的产品,口径为一百零五毫米,身管长为二十七倍口径,重两千两百公斤,高低射界为负五度到三十七度,弹药可采用十四点九公斤、十六点三公斤等多种不同重量以提高射程,最大射程为一万两千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