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4节 (第4/7页)
定了福州起义的局面,可以说黄安源乃是福州起义的首功之人也不为过。而随后的发展中,黄安源受限于同盟会成员的身份,后来又加入到了林文英的同盟党所以一直都被陈敬云排挤在核心之外,后来黄安源也是醒悟了过来,退出了同盟党并加入了国社党后才算是被重用,不过地处南方的国民军当时并没有多少骑兵,所以黄安源身为骑兵的老大军衔也是一直难以得到提升,当时为了给他升少将的时候陈敬云还特地让他兼任了军牧司的司长,后来北伐战争中他才以少将的军衔率领第一骑兵团作战,后来第一骑兵团扩编为第一骑兵师后,他的少将师长身份才是坐实了下来。 现在他在蒙古方向苦战数月,先后消灭叛军数千人并占领了库伦镇压了叛乱,这样的军功让他升到一个中将是绰绰有余的了。 “收复外蒙是一件大好事,是一件振奋民心的大喜事,所以军方好配合好宣传部的宣传工作!”陈敬云口中的宣传部是指国社党的宣传部,在政斧部门当中只有政务院下属有一个新闻办公室,但是他们的主要工作基本就是用来召开记者会之类的,并不负责新闻监管和宣传工作,实际上国社党的宣传部所负责的新闻检查和宣传工作是没有得到任何的宪法承认的,从法律层面来说中国的报业是自由的,政斧没有相关机构以新闻监察的理由能够查封这些报纸,但是实际上新闻监察却是由国社党的宣传部负责,而处理这些报纸的罪名也不是什么新闻监察,而大多是以其他罪名,比如叛国罪?煽动暴`乱等罪名,执法机构也不是警察部和监察部,而是调查局。 而这种模式在政斧内部得到了极大的反对,他们不是反对进行新闻管制,他们是反对调查局插手!南京共和政斧当中,不管是国社党人还是同盟党人又或者是国民进步会的人,他们之间相互是敌人,但是他们也有着统一的敌人,那就是陈彩所领导的军事调查局! 而全国经济发展迅速,安全局势稳定的情况下,一场无声无息的政治角斗正悄然的于政斧文官和调查局之间上演! 第五百一十三章 第一届内阁信任危机 南京城中的某栋不起眼的建筑里,陆续有身穿正装的人员进进出出,但从这外表看上去,这地方就应该是一个普通的办公地点,或者是那些大公司的办事处又或者是政斧部门,然而很多人却是知道,这栋不起眼的建筑大门上挂着的招牌却不是什么公司的办事处,也不是普通的政斧办公机构,而是在南京共和政斧但中地位极其特殊的军事调查局总部。 在南京共和政斧的构架中,有国会,有内阁文官组成的政务院,也有军事集团的国家军事委员会,同样还有最高法院。这些政斧机构是明确写在宪法当中的合法机构,但是除了这些正式机构外,南京共和政斧当中还存在着一个极为特殊的政斧部门,那就是军事调查局。 在宪法组织以及政斧行政机构当中,军事调查局并没有上层机构,而是和总统秘书处一样、总统侍从武官室一样嫡属于总统直辖,行政级别上甚至可以比政务院的各大部都还要高上一些。 换句话说,调查局的陈彩顶头上司只有一个人陈敬云,这一点和秘书处的于世峰以及武官室的陈卫通是一样的。正是因为这三个机构相当特殊,这也就造成了于世峰、陈卫通以及陈彩这三个人在政斧体系里的地位也是极其特殊的。 其中的陈卫通还好,武官室主要就是负责陈敬云的个人安全,平常进行一些护卫工作,基于个人安全的需求,陈敬云向来是眼里武官室来的官兵和外界有所接触,甚至把以前那些诸多军政要员送来的子弟也给弄了出去,所以这个武官室和外界接触甚少,如此一来陈卫通自然也就没有于世峰和陈彩那么大名气了。 而秘书处呢,由于总统府并没有和政务院以及国家军事委员会设立办公厅这种机构,所以这个秘书处大体上也就相当于总统府办公室的职能,而身为处长的于世峰自然也是位高权重,加上他和陈敬云的私人关系亲密,可以说身为陈敬云大管家的于世峰帮陈敬云处理着所有的龌龊事或者是好事。如果说整个中国内有谁最了解陈敬云有谁知道陈敬云最多秘密的人,那肯定是于世峰了。 如此的于世峰也就被外人合称为陈敬云的两大走狗了! 而说起走狗这个名词,其实真正说起来只有陈彩一个人才符合的,去年孙文在回国就任新中华民国总统之前就发出通电,除了骂陈敬云外,更是指名道姓的骂陈彩为陈敬云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