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_第19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5节 (第4/7页)

陈敬云早就已经下令政斧部门的汽车采购必须采用国产汽车,最次也是必须中资占据主要份额的合资企业。

    而不得不说现在的中福公司的汽车质量上有所欠缺,以至于私人比较少购买,这就形成了国内的政斧部门用车是清一色的中福汽车公司的组装车,而各大公司以及那些富豪们的用车则是进口车辆居多。

    现在的南京新东路街道上,就是停泊着中国最大密集度的汽车,从这些汽车内不时的走出来那些身穿正装,头发疏得整齐发亮的商务精英们,这些人很快就陆续进入了新东路两旁的各栋办公楼内,这些办公楼大多都有着三层以上,其中部分超过了五六层并装上了当时还极为新鲜的电梯。

    在这些大楼当中,华夏银行的总部所在就是一栋六层高的大夏,作为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银行,控股着国内几乎绝大部分重工行业公司,甚至有着发行货币、国债等权力的华夏银行,其资本规模外人已经是无法得知了,甚至连华夏银行的最大股东陈敬云都是搞不太清楚华夏银行到底有多大的资产规模。

    而作为这样的一个财团巨头,华夏银行的总部自然是修筑了富丽堂皇,单单是一楼大堂天花顶上的那一盏从意大利进口的水晶吊灯就价值超过了十万元。

    从铺着大理石的大堂走过去,就是到达电梯口,一排三座电进口的奥的斯电梯梯随时为上下楼的办公人员服务,走进电梯后,电梯服务生会把你准确的送到想要到达的楼层。

    在大夏的顶楼也就是第六层,这里并没有和楼下几层一样众多人元忙绿无比,相反这些人员看上去有些少,因为这里乃是华夏银行的数个高层人员的办公楼。其中在国内乃是世界银行业内都已经大名鼎鼎的陈氏兄弟就在这一层楼里办公。

    依靠着陈敬云提供的政治支持,陈敬海和陈敬声这两个陈敬云的堂兄弟把当时的国有银行也就是福州银行改为了商办模式,然后以陈家产业入股,最后成功的把福州银行变成了陈家全资产业,由此成立了华夏银行,当时这个银行是陈家全资控股,而随着华夏银行的不断发展,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以及陈敬云处于政治上的考虑而拉拢国内的那些超级富豪们,所以陈家陆续出售了部分华夏银行的股份,这些少量出售的股份给华夏银行带来了庞大的现金支持,同样那些富商们陆续入股华夏银行,一边享受着华夏银行丰厚的红利分配的同时,也是在政治上站到了陈敬云的船上。

    到了11年后的今天,华夏银行已经发展为国内的巨无霸,其当初陈家全额控股的模式也已经有着诸多改变,现在华夏银行的股份当中,陈敬云个人占据了%,陈敬云的大伯,也就是陈敬声的父亲占据了%,陈敬云的三叔也就是陈敬海的父亲占据了%,此外陈敬声以及陈敬云个人分别拥有.%的股份。如此一来,陈氏家族在华夏银行占据的总股份就是高达了%,首先值得说明的是,陈敬声和陈敬海兄弟的股份并不是来之于投资,而是作为职业经理人获得的股份份额,说白了就是陈敬云从自己的份额里拿出来1%的股份分给了这两兄弟。而陈氏另外两家分别所占据的%股份乃是当初收购华夏银行时所出的部分,换句话说这两家的%股份是他们一大家子的共同财产,得好几个兄弟分呢,但是陈敬海和陈敬声兄弟的股份则是他们自己的了。

    别看这只有小小的.%,要知道华夏银行现在的资产规模是以数十亿来计算的,这小小的.%也是价值千万元以上,之前华夏银行为了募集资金的时候,那些富豪们拿出几百上千万也没能得到超过.%的股份,华夏银行前后出售的%股份当中,其中拥有最多的就是盛宣怀了,这个人在华夏银行第一次私募的时候就是拿出了超过伍佰万元的资金,当时华夏银行远没有现在这个规模,资产不过亿元左右,所以当时的盛宣怀一下子就成为了仅次于陈氏家族的,并掌控了%的股份,随后华夏银行又进行了数次的股份稀释用以募集资金,到了现在盛宣怀的股份已经只有1.%左右,但是他依旧还是华夏银行的第四大股东,仅排在陈氏家族的几个人之后。

    至于其他的股份,大多是被国内其他富豪所收购,大多数只拥有了零点几的股份,少数几个则是超过了1%

    尽管股份的份额看上去很小,但是带给这些富豪们的利益却是庞大无比,相对于国内其他几家大型银行,华夏银行有着先天姓的各种巨大优势,利润的增长快速无比,而更让人动心的是,华夏银行他不单单是一个银行那么简单,华夏银行投资了那么多资金下去后,让华夏银行几乎成为了中国国内所有重工企业的控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