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8节 (第2/7页)
有如此技术水平,这个和它被当做了两轮海军援助计划中的主要负责企业是分不开的,这几年来上海兵工厂并没有说和其他国内的军工企业一样得到太多来之于军费的支援,但是这并不是海军不肯给,而是因为不需要给,作为两轮海军援助计划的主要负责企业,上海兵工厂前后获得了直接来之于美国贷款的数千万元资金,这些资金当初可是被指定为发展海军配套所用,这也就是上海兵工厂为什么没有得到来自军费的特别扶持后,依旧发展迅速并展现出来其庞大的技术能力的原因。 当然了,这个和美国人的扶持有着极大的关系,比如那些舰炮美国人可是提供了全套的图纸设置派出了不少专家过来,让上海兵工厂从中获益不少,而前几年国民军海军派遣的大量留美学生当中,除了相当一部分是学习海军的外,大部分都是学习造船、工程机械的,而这些部分在海军和美国方面的安排下,也是陆续在回国后进入上海兵工厂就职,为上海兵工厂提供了大量的技术人才。 海军在每年获得了高达伍仟万元军费的支持下展开了第一期海军发展计划,空军方面在获得了两千万元的资金后开始新一代战机的研发和装备工作时,作为中[***]方的大哥,在1915年度财政预算中获得高达23%预算、总额两亿三千万元军费的陆军在1915年里自然是平静不下来。 除了一如既往的在国内展开大规模的清洗土匪以及私人武装的小规模战斗外,陆军方面已经正式展开了1915年陆军整编方案,准备整编到33个整编师,26个简编制,使得步兵师的总规模达到59个师! 当然了,由于国内大规模战争已经结束,这些整编当中除了少数几个师依旧保持满编制外,其他部队都是只保有和平编制,具体下来就是大量裁撤后勤以及其他辅助人员,甚至步兵的人数也进行一定的削减,使得整编师的人数控制在一万两千人左右,而简编制的人数控制在七千人左右,而那少数几个满编制的师则是保持了高达一万五千人的满员编制。 这样规模庞大的整编,陆军也知道一时半会是并不可能全部完成的,但是却可以先把架子给打起来,于是乎上半年里相继恢复了之前被滇军、桂军、晋绥军所占据的番号,并设计了相关的师部机构后慢慢补充人员。 于此同时福州军校和保定军校合并,并搬到了武汉,改称为中国陆军军官学校,并扩大招生规模,学制从半年延长到两年,并对国内的所有中学毕业生开放报名,意图为中国陆军提供大量而合格的基层军官。其南京陆军学校和原属北洋的陆军大学合并,依旧在南京办学,名称为中国陆军大学。并且陈敬云严令各省原有的所有陆军小学、武备学堂等军校一律并入这两所军校当中,除了这两所陆军军校以及空军学校以及海军的两所军校外,其他军校或者类似军校姓质的机构一律裁撤! 除了以上外,陈敬云还重建了第五军、第六军、第七军、第九军,晋升了一批在国内战争中表现出色的将领,第五军军长为陈仪,并晋升为中将,第六军军长为左玉刚,晋升为中将,第七军军长为原第一骑兵师黄安源中将。而原来在芜湖战役中被陈敬云裁撤的马成中将再一次得到起复,有参谋部作战次长调任第九军任军长。 由此中国陆军序列中的十二个军番号得到了全部恢复,十二个军分别下辖数个师分别部署在中国广大国土当中国。 其中的重兵部署的区域依旧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江苏、山东以及河北的津浦线地区;东北三省地区;此外南方诸省尤其是两广地区也有不少兵力,剩下的西部诸省以及西北诸省都有部分的兵力,不过总体来说中国陆军的主力依旧集中部署在长江三角洲、津浦线、东北三省这三大区域里头。 而这种部署的目的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保证中国工业和经济重心也就是沿海诸省的安全,并在东北方向防备曰军和俄军。 第五百二十四章 1917年的俄国 在1915年里,欧洲战争持续进行,而且比去年下半年更为残酷,上半年里德军抽调主力奔赴东线,联合奥匈军队向东线推进了数百公里之多,俄国受到了极大的军事压力,为了缓解俄国这个重要盟友的庞大压力,英法联军在西线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攻,在七月份和八月份先后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此役给双方造成了总数高达百万人的伤亡,战争双方的机枪在这场双方都准备充分的战役中得到了尽情的发挥,不断刷新着敌我双方的单曰伤亡记录,最高的一天里英法联军达到了高达五万余人的伤亡,而德军伤亡也不小,因为当时德军执行的是主动防御政策,即和英法联军争夺每一寸土地,每一道防线,一道某防线失守后德军就会迅速组织兵力进行反攻,然而德军在进行反攻的时候同样享受到了之前英法联军进攻时被重机枪洗礼的待遇。 这是一场进攻方和防守方都伤亡惨重的战役,英法联军伤亡这么大可以说是出于主动进攻的需求,然而德军的伤亡惨重完全就是因为他那个僵硬的主动防御政策,德军在之前的一系列防守作战中,抱着死守每一寸土地的作战心态和英法联军对阵地进行了反复争夺,而这种防御方式让德军受到了不逊于英法联军的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