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_第2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2节 (第4/6页)

华盛顿,召开了新一轮的海军军备限制条约的谈判。

    不久前才在伦敦签订了中曰伦敦条约的顾维钧率领外交团队以及海军谈判团队抵达了华盛顿后,顾维钧在首次的谈判会议里就已经是公开宣称:“现今中国的舰队规模是无法匹配中国地位的!”

    中国谈判代表团坚持要求中国的舰队规模必须得到增加,而面对中国要求增加吨位的企图,英法美等国还没发表意见呢,曰`本的代表团就是叫嚷着:“如果中国要增加主力舰吨位,那么曰`本的吨位也必须得到增加!”

    这是一场比去年的华盛顿海军条约谈判更为艰苦的谈判,各国代表团们都有着自己国家的利益所在,所以每一轮的谈判都是针锋相对,谁都不肯退让,而在这些矛盾冲突中,意大利和法国是打酱油的,因为他们现在的主力舰吨位都还没满足他们的条约限制的上限呢,所以他们不求增加自己的吨位,但是极力反对其他国家增加吨位。

    而曰本呢,除了想要增加高雄号以及土佐号这两艘军舰外,还想要保持上一次的吨位限制,其最大目的就是限制中国的主力舰吨位增加。

    中国则是对其他国家有多少吨位不感兴趣,中国想要的就是增加吨位,能增加多少是多少,最好是能够和曰`本持平。

    美国实际上对于各国增加吨位是无所谓的,美国人强调的是比例,而不是具体吨位。比如曰`本的主力舰吨位只能保持在美国人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下,而且美国海军的吨位不能比英国人的少,至于具体多少万吨那是没什么所谓的,曰`本人要建一百万吨,那么美国人就敢建两百万吨,反正美国人也不差钱,甚至都巴望着能够把各国的吨位上限都提高,到时候美国人凭借强悍无比的财力就能够硬生生的把其他国家给拖死。

    美国人不在意,但是英国人在意啊,英国人现在穷的的都快要当掉裤子了,那里有钱陪着美国人继续造舰啊,所以英国人就很强硬的不但要求控制各国的海军吨位比例,还要求控制具体的吨位上限,极力要求美国的海军主力舰吨位上限继续保持在六十万吨。

    尽管各国的要求冲突相当大,但是各国都有着同样的观点,那就是要签订海军限制条约,哪怕是雄心勃勃的中国也是无法承受无止尽的海军扩张计划,更不要说财政已经接近崩溃边缘的曰`本和穷的要当掉裤子的英国了,哪怕是不差钱的美国也是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如果能不花钱也达到限制各国海军的目的,美国人也是乐意的。

    在经过了各国的利益交换后,十月二十六号,中国、曰`本、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六国在伦敦签订了海军军备限制条约补充条约,也就是第二次华盛顿海军条约。

    作为第一次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补充,第二次华盛顿海军条约的大部分内容并没有变动,但是主要条款却是有所变动。

    各国的吨位上限除去了中国有所增加外,其他的保持不变,但是对各舰的替换细节进行了变动。

    曰`本由于中曰战争中曰`本沉没了两艘金刚级战列巡洋舰以及两艘伊势级战列舰,虽然伊势号和曰向号已经正在打捞,修复继续使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曰`本历尽东海大海战后已经认定航速过低的两舰已经失去了战略价值,如其修复后继续占用主力舰吨位不如趁此机会废弃掉后替换新式战舰,所以在谈判中一口咬定这两艘船已经无修复价值,要求新造军舰替换,而且死活不肯废弃高雄号和土佐号这两舰,甚至以退出谈判为要挟迫使美国和英国答应曰`本继续施工高雄号、土佐号这两艘主力舰。

    这两艘船加起来是八万吨,而曰`本的主力舰吨位上限是四十五万吨,因此还有三万七千吨的空余,所以也就准许曰`本在1927年开工建造一艘新式战列舰,新式战舰必须符合条约战列舰的规定,即吨位不得超过三万五千吨,舰炮不得超过十六寸。

    由于曰`本坚持继续施工高雄和土佐号,而这样一来曰`本就会拥有两艘加贺级战列舰和两艘天城级战列巡洋舰,而这四艘战舰都是高达四万吨的庞大战舰。为了制约曰`本的这四艘战列舰,条约中英国和美国规定新建的c/d两舰把开工时间从1931年提前到1927年,而且准许把两艘战舰把吨位上限放宽到四万吨。

    如此一来说,这些战舰建成服役后,美国、英国、曰`本三国所拥有的四万吨战舰都是四艘,谁也不比谁少了。

    随后的法意两国继续打酱油的,吨位保持不变,反正现在这个吨位他们也还没有填满呢,再给他们多余的吨位也用不上。

    而上次华盛顿条约中作为小弟弟的中国这一次却是成功的增加了海军主力舰的吨位,从上一次条约的十五万吨增加到二十万吨,主力舰的吨位已经和法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