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3节 (第4/6页)
四十五倍这两款舰炮之上。 毫无疑问的,单单考虑威力的话,炎帝级上现役的上十六寸五十倍炮绝对是最大的,这款火炮从数年前到现在,甚至是未来的数年内都会是地球上威力最庞大的舰炮。而这个记录是否能够继续保持下去,还得看美国人会不会在1927年动工的新式四万吨战列舰上使用更新式的舰炮,如果到时候美国人继续沿用十六寸五十倍舰炮的话,那么很有可能这个记录会一直保持到华盛顿海军条约结束。如果美国人在1927年动工的c/d两舰中选用威力更庞大的十六寸舰炮,那么这个记录才会被打破。 而美国的十六寸四十五倍炮虽然威力也不俗,但是威力是绝对无法和十六寸五十倍舰炮相提并论的,美国海军提供的试验数据当中:两者发射同样的954公斤的穿甲弹时,在同样是两万码的距离上,十六寸四十五倍舰炮的穿甲能力只有三百毫米左右,但是十六寸五十倍舰炮的穿甲能力却是高达四百毫米左右,由此可见两者的威力相差极大。 然而威力相差巨大的同时,所带来的也是这两者间重量和身管寿命的极大差距。十六寸五十倍舰炮的重量高达一千三百多吨,但是十六寸四十五倍舰炮只有一千零几吨,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而同样的身管寿命上,十六寸四十五倍炮有三百五十发的寿命,而十六寸五十倍炮却是只有两百五十发的寿命。 而这里头最关键的就是重量问题了,舰政司在设计的时候,发现根据魏瀚中将的设计方案里保留九门十六寸五十倍舰炮根本就无法做到,因为舰炮的重量太大以至于根本就无法腾出足够的重量来满足新式战舰的航速和最基本的防护要求。毕竟当初炎帝级战列舰可是花了足足四万吨才造出来,而新式战列舰想要用三万五千吨就装备上九门十六寸五十倍炮,那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如此情况下最开始提出的三个设计方案中,魏瀚中将的九门十六寸五十倍舰炮方案以及秦逸的十五寸舰炮方案是被先后抛弃。而在韩通林上校的设计方案中,是采用四座双联装的八门十六寸四十五倍舰炮,火力布置和曰`本的长门级、美国的科罗拉多级是一样的,整个设计显得过于保守而传统,虽然兼顾了火力和防护以及航速,但是四座双联装的火力布局并不为海军高层所喜。 中国海军近年来主力舰的火力布局一直都是沿用三联装布局,包括在建的世广级重巡以及炎帝级战列舰都是如此,而双联装的布局只有在老式的兴上级重巡上才有。 海军高层的意见就是,四座双联装不但需要布置更长的装甲带来保护主炮和弹药库,而且连火力也比三座三联装减少了一门,要求新式战舰沿用三联装布局,于是乎韩通林上校的设计方案也是被否决。 这样一来,舰政司提出的三个设计方案都是被否决,不过战列舰这种国之重器的设计方案向来是困难重重的,当时炎帝级的设计方案可是有几十个备选方案,改来改去才确定了最终的炎帝级设计方案。 初始的三个设计方案被否决后,魏瀚中将因为身体状况恶化而没有参与到下一轮的设计中了,而这个时候作为十六寸四十五倍炮的支持者,韩通林上校依照炎帝级战列舰为蓝本,在缩小了吨位、弱化了防护后,将上面的九门十六寸五十倍炮改为十六寸四十五倍炮,并由此再一次提出了设计方案。 这一设计方案迅速得到了秦逸中将的支持,并很快进行了细节优化后,再一次作为舰政司的初始设计方案提交给海军部。 “这次的设计方案里,虽然采用的四十五倍炮不如炎帝和黄帝两舰上的五十倍炮,不过任旧具备较大威力,足以和世界列强海军上装备的其他舰炮一较高低!”海军部总长萨镇冰上将拿着舰政司提出来的初始设计方案找到了陈敬云。 战列舰作为国之重器,整个国家才有那么几艘的情况下,这已经不单单是海军自己的事情,而是整个国家的事情了,所以战列舰要怎么造,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姓能海军部自己也是不能专断,还需要陈敬云批准才行。 陈敬云仔细听着萨镇冰解说着,陈敬云自己对海军的一些详细技术细节自然是搞不懂的,那是海军里头那专业人员的工作,只不过威力强,威力小他却是多少知道一些,而更关键的是他陈敬云也知道一些未来的趋向,而这一点很重要。 “按照这个初始设计方案,将会采用三座三联装共九门主炮,主炮为进口美国的十六寸四十五倍炮。这个主炮方面海军也同美国方面进行过探讨,以美国海军现役的科罗拉多级上的十六寸主炮为基础,进行轻量化设计,预计保持姓能的同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