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_第23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9节 (第6/6页)

。而如此一来中国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当空军的侦察机发现了曰`本大批陆军进入军事缓冲区后,这一消息上报到了陈敬云那边,陈敬云没有过多的考虑,他虽然没有打算说这几年内对外发动战争,但是不代表着他没有决心和曰`本人再打一场,所以当即就是命令鸭绿江边境的部队立即入朝,其他先不说,先度过鸭绿江再说。到时候不管是真正打起来还是谈判,都不会让自己陷于危险之境。

    中国的强硬应对,曰`本陆军下层军官的刻意挑动,就是的了双方在爆发第一场武装冲突后的第三天又是爆发了大规模交战,而这一次,已经不是打着朝鲜人的名义了,中曰两国的军旗已经是毫无保留的竖立在双方的阵地之上,当双方的前线部队开始用子弹和炮弹厮杀着的时候。

    1930年11月28号,中国国社党的官方喉舌,《国民报》发表笔名文章,文章中称曰`本已经是单方面的撕毁了中曰伦敦条约,并且进入了朝鲜军事缓冲区,此时此刻面对曰`本的狼子野心东北危险,中国危险!

    1930年11月30号,陈敬云正式下达一级动员令,东北、山东、长江三角、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部队全部进入战备状态。而为了仿制苏俄和1923年一样再一次偷袭,鄂木斯克地区、哈萨克地区的部队也是进入了战备状态。

    1930年12月1号,曰`本依旧不肯退出朝鲜军事缓冲区,面对着国内高涨的反曰浪潮,陈敬云毫不犹豫的签署了对曰作战令。当夜12点凌晨时分,中国外交部向曰`本驻华大使递交宣战书!

    而在正式宣战之前,安州前线,最早入朝的中国陆军第四十七师已经和曰军第五师团展开了激烈的交战,隆隆炮声中,带着少将军衔的唐强用着望远镜看着远方的阵阵爆炸烟尘,一边看一边估算着这一次炮击的效果。

    “师座,看,曰本人的炮击减弱了,压制炮击取得了效果!”身边的一个上校同样是用着望远镜朝着远方望去,一边看还一边说着。

    唐强这会放下望远镜,带着众人下了山头往回走:“空军那边的支援什么时候才能到?”

    “他们早上刚来了一波,根据空军的联络员陈少校的意思是,下一波的支援估计要到下午三点以后才能到达了!”旁边的上校师参谋长解释着。

    唐强听罢点头:“这一次渡江作战绝不容有失,我师身为全军尖刀,必须要为后续部队开出一条道路来,最迟明天一定要拿下安州!”

    说罢后的看着南方冒着烟尘浓烟的安州,脸上露出一丝狠色:七年前的朝鲜作战让自己升了到了少将,这一次自己的47师刚好部署在丹东,朝鲜一出事自己这支部队就跨过了鸭绿江成为了全军第一支进入朝鲜的部队,唐强明白这种机会是千载难遇的,自己这辈子能不能继续升一级到中将甚至上将,也许就要看这一次的作战了。

    (未完待续)

    第六百三十四章 雪地烟火(一)

    朝鲜安州位于清川江边上,当然如果说这个小城市只是一座江边城市的话那么它就不会在两次中曰战争中成为中曰双方军队争夺的焦点,因为安州和鸭绿江边上的新义州一样,不但位于大江边上,同时还是朝鲜铁路的站点之一。

    在这个年代里,铁路运输对于双方大军的兵力调动以及进军路线依旧有着重大的影响力,不管是1923年的中曰战争还是现在的第二次中曰战争,中曰双方的战略都是围绕着朝鲜铁路而进行的,其他地方比如朝鲜东北部地区虽然也有双方兵力的交战,但是却不多。

    而安州不但是朝鲜铁路的站点之一,同时也因为位于清川江边上,清川江的存在让这个地区成为了天然的防御屏障。除了这两个因素外,和它的刚好位于丹东和平壤之间也有着极大的关系。

    根据1923年中曰签署的中曰伦敦条约,中国以交还朝鲜为代价换回了台湾,同时为了避免曰军兵锋直抵鸭绿江,同时当年的曰`本陆军实力遭遇重创,也不愿意短时间内面对中国的庞大陆军,所以双方才在朝鲜北部制定了军事缓冲区,军事缓冲区以鸭绿江为起点,然后一直延伸到平壤以北的地区,直线距离从一百五十公里到一百八十公里不等。

    而军事缓冲区的存在就是的了11月底双方爆发冲突后相继派兵进入军事缓冲区,大家的进军速度都是差不多,所以这位于中间的安州就成为了双方的兵力交汇点,只不过中国的第四十七师来迟了一步,没能顺利夺取清川江大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