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8节 (第2/3页)
续发愁了,叔叔自己找雷劈,还有比这更好的事吗? 幸亏燕王气运绝佳,在他找劈的时候,雷声越来越小,雨势渐弱,闪电也没了踪影。 朱棣可以毫无顾忌的高举长刀发表演说,被雷劈是吉兆,绝对的吉兆! 一通宣扬封建迷信,不管旁人信不信,总之,燕军相信了。 雨停时,一支由蒙古人组成的骑兵队伍突然出现在营外,据来人禀报,他们是奉部落首领之命前来相助燕王,同行有护卫侯显出塞的两名燕军,带着侯显与杨铎的亲笔书信,信末盖有燕王亲自交给侯显的印章。 朱棣顿时大喜,亲自迎接三百蒙古骑兵,命人妥善安置,暂时编入邱福麾下,明日随大军一同出战。 这下,燕军的士气蹭蹭拔高,磨刀霍霍,等着天明到来。 老天都降下吉兆,此战必胜! 打,必须打! 营中的朵颜三卫见到这些新来的蒙古骑兵,顿时升起一股危机感。 物以稀为贵,强有力的竞争者横空出世,意味着什么?随时可能下岗! 蒙古壮汉们连夜磨刀,一边磨一边坚定决心,为了牛羊,为了草场,为了饭碗,必须拼命了! 沈瑄主动向燕王请战,明日加入前锋队伍,以血今日之耻! 燕王拍着沈瑄没受伤的肩膀,大笑道:“好!铮铮男儿当如是!” 孟清和没有主动请战,却也得了不小的好处。蒙古骑兵来了,被雷劈成吉兆了,加之献上的火箭,离开燕王大帐时,孟佥事成为了过去,孟同知走马上任。 从四品到从三品,孟十二郎的升官发财之路,再次有了质的飞跃。 第七十六章 白沟河之战三 一夜大雨,清晨时分,河水上涨,两岸弥漫着着淡淡的雾气。 天色未亮,燕军大营擂鼓声起,士卒列阵鱼贯而出。 战马打着响鼻,铠甲摩擦发出慑人的金铁之声。比起昨日,今日的燕军很沉默,却沉默得让人害怕。 未临战场,杀意已在队伍中弥漫。 百战之师,王者之师,令北元闻风丧胆的燕军,今日将继续同南军血战。是生是死,是荣耀子孙还是去阎罗殿,全看这一遭了。 黎明时分,燕军已全部渡河,锋矢向南。 河对岸,朝廷大军也列好了阵势,都督平安率领的军队仍为先锋,瞿能随后,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以及不久前抵达的越巂侯俞通渊分率大军翼其左右。李景隆的中军留在最后,一为督阵,二来,众将担忧这位不靠谱的主帅临战胆怯,胡乱指挥,不如让他在后边老实呆着。 越巂侯俞通渊是洪武朝的老将,明朝的开国功臣,没被洪武帝大杀功臣的浪头打倒,却因牵涉进蓝玉谋反案丢官除爵。洪武帝难得善心大发,没要了俞通渊的性命,也没让他全家流放,只令他归乡终老。比起洪武朝的其他大将,俞通渊当真不是一般的幸运。 可惜安生日子没过多久,建文帝削藩,燕王扯旗造反,朝廷一道敕令,俞通渊又被启用。老先生种田日子没过多久,又得披甲上阵和燕军血战。 原本,俞通渊不愿意接这差事。都这么大岁数了,胡子一大把,还要领兵厮杀,实在是没那个力气。 可再愿意也不行,建文帝在满朝武将中拨拉过来,拨拉过去,能带兵的不多,如李景隆一般的样子货不少。耿炳文是不成了,郭英吴杰等人都被派出去了,如俞通渊这样的老将成为了建文帝眼中的救火队。 爵位没了?没关系,复爵! 没有官职?更没问题,授官! 火烧眉毛了,俞老先生是不同意也得同意。 在南京走了一回,俞通渊被赶鸭子上架,领兵出征。回首遥望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