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晋江5.5万收藏)_第12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7节 (第3/3页)

决问题才是根本。结果燕王妃却不怎么给儿子面子,一句话就把他打发了,求教道衍大师去。

    求教道衍大师?

    朱高炽背着手在承运殿暖阁内踱步,牙疼,胃也有点疼。

    不只是孟清和对道衍发憷,朱高炽三兄弟见着这位也是头皮发麻。在和尚面前以晚辈自居,毕恭必敬,世子郡王的派头统统丢到墙角,这是从老爹鞭子下得出的惨痛教训。

    闻听世子来意,道衍睁开双眼,厢房里的木鱼声停下了。

    “世子心中可有计较?”

    “实在无法,还请大师教我。”

    道衍微微一笑,“有句话,贫僧曾同燕王殿下说过,如今不妨再同世子说一次。”

    “大师请说。”

    在朱高炽期待的目光中,道衍很是高深的说道:“平都督是个聪明人。”

    啥?

    朱高炽抬头,脑袋上全是问号。

    道衍却不再多说,重新敲起了木鱼,继续念经。送客的意图再明显不过。

    无奈,朱高炽只能走人。

    来时一头雾水,回去时添了更多疑惑。如果不是理智尚存,朱高炽当真很想抓着道衍的衣领吼一句,把话说明白能死吗?!整天玩深沉有意思吗?!北平城出了问题,咱们一起玩完!

    可惜这些话只能在心中想想,说出口?除非朱高炽想再尝尝老爹的鞭子。

    随着年纪渐长,朱高炽越来越善于隐藏自己的心思,对外总是一副谦和面容,在燕王面前也是一样。

    燕王没说什么,倒是燕王妃一反常态,几次出言教导,言辞越来越锋利。不教训不行,和旁人外心眼没问题,和他老爹玩心眼,嫌命太长了是吧?天家无父子,以为只是一句空话吗?

    有一双慧眼的不只是燕王妃。

    道衍身负朱棣重托,除了撺掇燕王造反,充当谋臣,偶尔也会提点一下燕王的三个儿子。

    老子英雄儿好汉,这是洪武帝和永乐帝共同的追求。

    洪武帝成功了,二十多个亲生的,十多个挂名的,不是武功盖世也是文采非凡。朱老四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英雄到把侄子的江山给抢了。

    永乐帝在儿子的基数上比不上老爹,质量也是差强人意,可人生总要有所追求。老爹这么多儿子,他只有三个,不说出类拔萃总要能过得去吧?

    朱高煦和朱高燧打仗一流,脑袋不笨,玩心眼却差了些。

    朱高炽心眼不少,骑马打仗却只有跟在队伍后边吃灰的份。

    朱棣不只一次感慨,感慨到燕王妃面前,险些被饱以一顿老拳。

    怎么着,嫌弃她生得不好?

    连睡了三天偏殿,燕王痛定思痛,一边对发妻陪着笑脸,一边表示,老婆生的孩子他都喜欢!绝对没有任何嫌弃的意思。所以,他能搬回来了吧?

    燕王应该庆幸,燕王妃是巾帼英雄,也十分的通情达理,否则,神器搓衣板必定会成为王妃殿中的标配。

    不能继续向燕王妃吐苦水,燕王只能换了一个抱怨的对象,道衍。

    对于以忽悠人起家的大和尚来说,燕王这点烦恼不算什么。道衍表示,路是人走出来的,儿子是老子教育出来的。子不教父之过,燕王想要合心意的儿子,教育就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为本嘛。

    燕王茅塞顿开,心领神会,郑重点头,明白了。

    同道衍长谈之后,朱高炽三兄弟挨老爹鞭子的次数直线上升。

    朱棣完美诠释出什么叫做硬汉的教育。当初老爹就是这么教育他的,虽然没抽鞭子,军中的棍子却没少挨。

    见识过一次朱棣教育儿子的方法,道衍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