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清帝国_第5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节 (第4/5页)

    水库南边平坦的岸上建有一个水上飞机起降场,可以起降“海鹰”和“巨鸟”水上飞机,其与基地内的陆航机场紧挨着,共用机库、停机坪以及维修设施等。康凡如果想去海军或是海警的某个基地的话,可以从这里直接搭乘水上飞机前往。

    康凡的官邸就位于基地北边的山脚下,与官兵们的营区相距较远,是一栋独立的带有地下室的3层别墅,建在水库边一处林间空地上,离基地火车站不远,火车的汽笛声时有耳闻。别墅四周由低矮的灌木如月季、丁香、刺玫等构成的篱笆差不多有一人多高,篱笆内是平整的草坪。从别墅楼顶上望去,水光、山色、树影、花容溢满视野,颇有汾河营地的风情。

    现在,大清帝国虽未正式更改国名,但含义为“中华帝国”的“中国”这个称谓已经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外交辞令中采用,也被大清帝国各族人民所普遍接受。于是,“大清帝国”这个旧名称被人们渐渐遗忘,而“中国”这个新名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全世界人民所熟知。自然而然的,大清帝国也就变成中国了。

    而北京依然是中国的首都,继续做为中国的行政中心存在着,当然也就是钟汉强、梅香的同学们等的主要办公地点。所以,大家也都会常来南口基地小聚,倒也热闹。

    贺水秀做为康凡的贴身秘书经常在官邸里帮办康凡的各项行政事务,凭着她特有的精细,在康凡外出的日子里将这里的一切处理得井井有条,实在是帮了康凡不少忙。

    康凡起初还在为贺水秀的终身大事奔忙,但贺水秀坚决不肯再婚,为此俩人没少怄气。

    后来,当贺水长终于忍耐不住将贺水秀的事和盘托出后,康凡在震惊之余也就再也不提贺水秀嫁人的事了。对于贺水秀,康凡心内的歉疚怕是得永远存在下去了。而他对梅香、朱迪这两个女人也同样心怀歉疚,也真是不知怎么办才好了。

    和平的日子来之不易,那些为了祖国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而付出鲜血与生命的英烈们应该被后世所永远铭记和敬仰,他们的亲人更应该享受到祖国和人民无微不至的关怀。中国现在正在走向强大,她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去为这些英烈们以及这些英烈们的亲人做更多更好的事。

    而不知从哪一年开始,无论公务多么繁忙,康凡都要抽出时间去为烈士们扫墓或是看望烈士家属,从未间断过。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国各地新建的烈士陵园越来越多,镶嵌着醒目的龙旗图案的汉白玉烈士墓碑也就越来越多。在历次战争中牺牲的国防军官兵们年青的容颜永远的定格在那一瞬间,他们伟岸的身躯化作了洁白的墓碑上那一张只有手掌般大小的黑白照片。而康凡也在年复一年的扫墓中迈入中年,尽管青春不在,但他的生命还在继续,而这些烈士们却是再也感受不到明媚的阳光了。

    今年俩人来到了建在宁武县城东面山坡上的一处烈士陵园,这里埋葬的都是宁武府籍的官兵,其中就有那些跟随康凡多年的原蓝妖队员们。

    “兄弟们,走好...”康凡每到一处墓碑前都要重复说起这句话。

    贺水秀紧挽着康凡的胳膊,亦步亦趋,眼中泪光盈盈。

    说起来,贺水秀在康凡的熏陶下已经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军人,也是能够在事业上给予康凡直接帮助的女人。康凡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对还是错,一位娇滴滴的富家小姐宁让自己给塑造成了一名能文能武的少校军官,莫非就只能以命运的安排来解释么?

    “这几年,各地的烈士陵园越来越多,牺牲的兄弟们也越来越多,都看不过来了。怠慢你们了!”康凡依次在各个墓前转了一遍,为每个坟头都填了新土,上了祭品,然后躺倒在其中一座墓碑下,闭了眼,任泪水静静的涌流。

    贺水秀把康凡的头扶起放在自己怀里,然后挺起上身,眯起双眼,望着山下一片祥和的宁武城。清凉的山风吹拂着她俏丽的脸庞,秀发随风飘舞,两抹醉人的红晕在明媚的晨光中绽开,与身旁摇曳的野花相映成趣。

    宁武城已不是当初的模样,原来的旧城还在恢河北岸,而新城坐落在恢河南岸,两城之间由恢河大桥连接,沟通外界的公路和铁路沿恢河南岸山势延伸向远方,火车站和汽车站也都建在新城。围绕着旧城的那道城墙已失去了原有的防御用途,仅仅只做为当地政府保护下的历史遗物而供人游玩了,城头上荒草萋萋、青苔处处。

    从山上望去,微黄的恢河水向东缓缓流淌,两岸高低不一、错落有致的建筑和宽阔、平坦的街道以及络绎不绝的车马人流等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在春风中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闪现着。天空中,2架喷涂着鲜艳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