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7节 (第4/4页)
行,先行在鄂州江夏县一个小小村落处靠了岸。 这里就是她打探出来的陆慎的落脚地。 她随着红栌一起来传圣旨,然而陆慎却以病人需要休息为由,将接圣旨的仪式安排在了江夏县城的驿馆;这样的神秘,越发让云裳对陆慎的“家人”身份好奇起来,故此连夜前来,要杀个措手不及,一探究竟。 其实陆慎对他的那位“家人”,早有解释,据这几日陆慎部下透漏,此人乃是他的义父,姓高名远,家住江夏古阳村,是个瘫痪的老头,听说当初陆慎幼年时曾经很叛逆,但是也正是这个叫做高远的人挽救了他极端的思想,而后来,一直对军营生活很反感的陆慎就是为了照顾这个老头;后来陆慎入了行伍,也是一直把饷银省下托人给老头转过去,就是他自己,也曾多次前往江夏探望高远。 云裳听着这个简单的故事,只是笑了笑,不信如果只是这样明摆着的事情,羽林禁卫军会始终探听不出来。 而最最让她感到好奇的,就是陆慎这么一个沉默寡言的男人居然还有让他如此挂念,放不下的“亲人”么?要是真的说起来,得了如此一番踏平叛乱的功劳和嘉奖,难道还不应该先一路飞奔回家,好好让北侯陆灿开心开心? 另外,陆谨他们也担心死了吧? 因为在出发之前,根本没有人知道,这一次的蜀中火莲教叛乱居然闹得这么厉害啊! 按照他们遇到的这些情况来说,就算是用上“九死一生”这样的词来形容当时的场景,也不算为过吧!可是…… 这个冷面冷心的少将军却固执的顺便去了江夏那么远离京城的地方,而且也没有和自己的父亲还有大哥打一声招呼……真是怪哉哦! 云裳托着自己的腮,瞧着远处的一抹秋后的绿色,若有所思的底下了头,如此一来,她对那个没见过面的“陆慎的亲人”可真是充满了好奇。这样神秘的人物她是无论如何也要见上一见的。 第三百二十一章 陆慎的亲人(上) 他们是在近午的时分到达这个村落的,凭借对几个陆慎亲卫描述的综合,很容易找到了“高家”的所在。 这是坐落在村子边上的一个很寒酸很小的宅院,荒荒凉凉的,连古旧的柴门都只剩下半截,被人用木板新钉住了,却还是苍凉落魄的样子,看着很让人心酸。 云裳过来的时候,站在门口,院子里的情形,便已经一目了然:一口水缸、一条土狗、新近拔了草的荒地、两间土坯草屋,还有一个人。 那个人不知道是不是来访的邻居,却坐在院子里,懒洋洋地在晒太阳。云裳小心翼翼地拍了拍门,看着他问:“请问,这里是高家吗?” 那人回过头来,瞄了云裳一眼,依旧懒洋洋地,“是来找陆慎的吧?他出去了。” “我们是来探望高家伯父的,不知道是否方便,让我们进去说话呢?”原来没有找错,陆慎出去了倒是正好。 “自己拨一下门闩吧。”那人反倒仰头向后靠在了椅背上,状似很舒适地眯起了眼睛。 云裳无奈叹口气,想了想,还是伸手进去,从门里头拨开了门闩,带着两个羽林禁卫军走了进去。 那人还是没动,更加把眼睛闭了起来,完全没有和云裳等人说话的欲望。 云裳只有在茅屋外头又问了问高伯父在家与否,却没有人回答。她只得和两个羽林禁卫军将马和带来的礼物带进来,然后站立在院中等待。 院子里只有一把椅子,那个人靠在上头,仿佛睡着了。 云裳借这个机会,仔细看了看坐在椅子上的人……接着便结结实实吃了一惊! 这人大概才刚四十出头的年纪,一身葛麻长袍,身形颀长,蜂腰猿背,剑眉修鼻,倒是好一个人物……不过重点不在这里,重点在,云裳此时的感觉是:这个人好熟悉! 和初见陆慎时的感觉不同,那时候明明白白知道她是认得陆慎的,曾经认识,现在却不记得;可现在这个人,却是一个记忆中不存在的角色,无论是无忧公主的记忆,还是……她自己的。 即使她不确定有没有自己的记忆,她也知道,她的确是从没有见过这个人。 但是,这个人好熟悉! 那张脸,那份气质,熟悉得仿佛可以溶到血脉里,亲切得仿佛……曾经日日相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