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9节 (第2/4页)
质发挥得淋漓尽致;即使是职司上头忙碌非常,仍然没有耽误了他照顾云裳管理莲心小筑的恶趣味。 然而……两个人的相处,却有了和以往些许的不同。这样地不同。很难明说,只是隐隐地藏在心底,如人饮水罢了……从表面上看起来,他们间的关系比以往更亲密,云裳甚至没有对他自作主张留居莲心小筑说过一句半句;而两个人的交谈相处,也一如既往地亲密和谐……不过真的是有什么不同了……就如同她脱口而出的“聊自倚”、“谁堪寄”。 事情的转折是在那天云裳醒来之后。 那天她把宫中发生的事情向莲准和盘托出,犹疑了一下,还是问了他一句:知不知道那陛下提及的“先帝血书”?而他选择了沉默以对。 那时她只是叹了一口气。没有继续追问;追问什么呢?难道象对凤紫泯一样,再问一句“为什么对我这么好”么?只怕回答是一样地,原因也是一样的吧……莲准对于皇帝陛下的那个说辞分明是早就知道的,而她也不至于到现在还想不到他留在她身边的原因。 其实早就怀疑过,不是么?她有什么好,会让他不惜自降身份留在她身边?羽林禁卫军都指挥使的职位,关联国家命脉,凤紫泯会蠢到随便给人么?可叹她因为他待她的那些好,那些暧昧。一路看过来还有些被迷花了眼,却忘记了羽林禁卫军癸字部出身的他,原本就是那样善于迷惑人心,善于获取信任的。 曾经为了他地吻而漏过的心跳。曾经为了他的琴音而涌动的情怀,曾经春.药后依偎在他怀中地温暖,为了他而有的种种诱惑,或者都可以收起来了。 那种感觉就如同一朵生错了季节的小花,还没有来得及探出柔嫩的蓓蕾。便已经在秋风中枯萎。 不过她却还在努力维持。维持他们曾经的相处模式。就像她在皇帝陛下面前所做地一样,说到底她还是缺乏安全感地一个人啊,她宁愿也只能按照以往地路往下走吧?只不过原本以为路上还有些可以相互扶持的同伴,现在。却只能一个人……这样忧伤的心情不知道是不是病魔促就,然而她却知道,自己藏在一如既往地微笑下的那颗心,真的是有了些裂痕。 莲准不知道是否能够感觉到她亲近表态下的那些疏离,还在笑着说道:“我让他们弄了些鹿rou来,晚上给你炖些参鹿汤吧?”他靠过来,伸手挑了挑她的下颚,“瞧我们的小美人儿这些日子下巴都尖了几分,不好好补补怎么行?” 云裳笑着偏头让过他的手,“你还是先去换了衣裳烤烤火吧,这么冷的天气,急着说这些有的没的。” 这句话却让莲准的目光越发柔和起来,放开了云裳直起身子:“是我忘了,从外面进来身上带着寒,不该离你这么近的。” 他转出去换衣裳,却又回头问她,“闲坐着无聊,一会儿我换了素服来陪你弹琴解闷好不好?” 看见云裳点头,他这才满意转身去了。 这几日云裳病着,几乎日日都要听他奏那曲《且去逍遥》,这曲子原是莲准专为她作的,因为云裳那日舟中的一句话,从此得了这样一个名字。 还记得第一次听的时候,她曾经哭倒在他的怀中,被深深打动;而即使是听熟了的现在,每一次听,也都多一分感悟,多一层体会。 莲准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很懂得体会人的心。就像这支曲,分分明明就是她的心声:那壮美激昂的,是她的雄心,是她的梦;那凄惨和破碎,是她的心疼,是她的不忍割舍;而曲终处堪破一切的明月清风,又是她埋在心底最深处的向往和渴望。 他是了解她的……然而她却有些畏惧这样的了解。他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政治是一个大染缸,处身其中,又有谁能洁身自好?若是凤紫泯对她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防备,他对于她这样的了解是不是会带来更多的不确定? 今天听莲准弹奏这曲《且去逍遥》的时候,她已经不会再哭了。静静坐着,静静听完,任那音符或跳跃或悲伤地流淌在四周……这个时候,附子酒带来的烦躁和不安已经仿佛是旁人的情绪,而她的心,也又一次被曲中最后的白云苍狗世态炎凉涤荡得平静无比。 “莲准,”她开口说,“好一曲《且去逍遥》,世事如此,真的该得逍遥处且逍遥。” 他也沉浸在琴音之中,听见她开口,眸光潋滟,抬头凝视而笑:“真的想通了么?且去逍遥?按照自己的想法,不在乎责任不在乎旁人的眼光?” 她正色点头,“想通了。人生短短如浮云,何必计较那么多,活得小心翼翼?上次你说过的那个药丸,拿来我吃了就是,两日后陆将军回京,我是一定要去亲迎的。” 靠在床头,她脸上还有些虚弱的苍白,“还有,莲准都指挥使不知道还记不记得我们最初的约定?你说你可以帮我设计各种方案,让陆将军……喜欢上我?” ****************** 熙德十六年的冬月初一,是一个隆重而喜庆的日子。 淮阳大长公主凤驾还京,天子亲自郊迎。虽说顾忌着大长公主身体情况没有依足排场,但仓促之下依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